本市年度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工作顺利完成人

「本文来源:东方城乡报」□通讯员夏炉明常晓静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水网密集,加之水流缓慢,形成了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适宜滋生的环境,历史上,上海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之一。自年开始,本市采取查螺灭螺、治病救人、人畜同防、治水管粪、宣传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于年8月29日,经上海市委同意,宣布实现消灭血吸虫,人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此转入螺情、疫情巩固监测阶段。年,面对本市残存螺点钉螺螺情有所复现的血吸虫严峻防控形势,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等区,部署开展了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工作。从7月初开始,4个区、9个镇畜牧兽医站的50余名技术人员对15个有螺村饲养的牛、羊、马等易感动物开展全面排摸调查,累计排查羊养殖户98户,奶牛场2个,马术农庄1个,采集羊血样份,牛血样份,马匹血样11份。截至目前,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未发现临床血吸虫病感染家畜。年度本市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工作不仅扩大了覆盖范围,与年同期相比,增加1个区、2个镇、4个村;还增加了奶牛和马匹等畜种,监测样品数量也呈现大幅度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倍有余,持续巩固血防成果。每份阴性样品的背后,是基层一线兽医人员顶着当头烈日,前往各镇各村家畜散养户家中采样时的挥汗如雨;是各区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逐户登记,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时的一丝不苟;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人员面对上千份样品的紧急任务,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检测时的辛勤付出。上海市消除血吸虫病迄今已有36年。36年来,上海几代兽医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的方针以及“人与家畜同步防治”的原则,每年制定家畜血吸虫监测方案,全面深入开展家畜血吸虫病定期监测和风险评估,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家畜血吸虫病防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使命担当。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马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曾经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解放前,血吸虫病波及上海当时辖十县中之九县,经过近一个甲子艰苦卓绝的抗疫,取得了消灭血吸虫的重大战略成果。在下阶段血防工作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深入开展定期监测,不断巩固血吸虫消灭成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yy/1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