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吸虫病

作者:李媛媛王淑敏王金锐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引起肝脏的病理改变后出现肝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全世界有2亿多人感染,多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目前,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多位于中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十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日本血吸虫的发育过程包括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而人类及动物感染血吸虫病是通过皮肤及粘膜接触水中的尾蚴引起的。

病理学:

尾蚴进入体内,随淋巴引流及血液循环进入肝门静脉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在此产卵,虫卵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不同组织,引发疾病。血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脏及结肠,较多见的异位损害在肺及脑。

虫卵随门静脉进入肝,刺激出现肉芽肿反应,形成虫卵结节,可在肝表面出现粟粒样结节,早期为可逆反应;但到后期门静脉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硬变,严重者形成粗大突起的结节,由于肝内门静脉阻塞,形成门静脉高压。

超声声像图表现:

早期表现为肝肿大,形态基本正常,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分布欠均匀。

后期出现肝硬化声像图:肝表面不规则,在肝的边缘或肝表面可见粗细不等的粟粒样结节;肝门处纤维化较为严重,并延门静脉走形;门静脉管壁回声增强、增厚,内径不均匀性狭窄。典型的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声像图显示为肝实质被网络状高回声分隔成2-5mm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小区,呈“地图样”改变,也有人称为“马赛克”样改变。可伴有门静脉高压的征象,即门静脉扩张,静脉曲张(胃/食道)、脾肿大、胆囊壁增厚、腹水等表现。

肝实质显示具有特征性的“地图样”改变,这种声像图表现直接反应血吸虫病门静脉系统纤维化的病理学特征,因此超声检查被认为是肝血吸虫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及跟进方法。

图1:图中箭头所示由中央部(空心箭头)向周边(→)延伸的门静脉纤维化

图2:网络样回声将将肝实质分隔为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小区,呈“地图样”改变箭头所示为肝实质回声

鉴别诊断:

1、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回声粗糙,缺乏网格状高回声及门静脉管壁增厚表现。

2、浸润性肝细胞癌:结节型肝癌的肿块周围多有低回声晕,而血吸虫病粟粒样结节边缘不规整,外围为增生结蹄组织回声,无声晕。

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细胞增多;粪便及尿液中可查出毛蚴或虫卵可明确诊断;通过免疫反应检查血吸虫特异性抗体。

治疗:

常可改善早期病变,尤其是肝功能。常用药物为吡喹酮,本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的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

参考文献:

1.AnilT.Ahuja,MD,FRCR,etal:DiagnosticImagingUltrasound.Schistosomiasis,Hepatic,46-49.

2.王金锐,曹海根.《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85-86.









































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yy/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