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会这样?常言道“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肝脏是一个不存在末梢神经的“沉默器官”,它不像其他器官出现问题后会有相应的信号,如肺出现问题会表现为咳嗽、憋气等症状;消化道出现问题有腹痛、腹泻等信号。但是肝脏即使发生病变,早期也一般没有痛感。此外,肝脏是个“劳模”,具有超强的代偿能力,即便2/3肝脏组织“罢工”,剩下的1/3,甚至1/4、1/5,也可以正常工作。所以,不少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因为在早期没有典型症状,肝癌起病相当隐秘。癌细胞非常不安分,当它们以肝脏为大本营“扎下根”后,便不断“开疆扩土”,又因肝脏血供丰富,癌细胞极容易发生转移,它们会顺着血流转移至全身各处,其中最常见的转移发生在肺、骨骼和脑部。而对于所有肿瘤来说,最佳治疗时机都是越早越好。据中国新闻网表示,早期/极早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长超过5年,相反,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但与肝癌的隐秘性、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在中国,肝癌的早诊早筛情况并不理想。(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表示,“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普及肝癌的早诊早筛”。她以日本的情况举例介绍说,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大力推行高危人群的筛查,特别是针对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显著提高。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数据可以看到,医院收治的肝癌病人70%以上都是中晚期的病人,医院收治的70%以上都是早期的病人。“这样去对比两个国家的病死率,我们的病死率一定是非常高的,所以这就是早诊的问题,早诊会对治疗带来很大的优势。”王红阳说。哪些人最容易被肝癌盯上?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吸烟、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有关。《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指出,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HBV和(或)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总结来说,这四类人更容易被肝癌盯上:①有乙肝或者丙肝病史者:尤其是母婴垂直传播一出生即患肝炎的人群,以及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则患病风险更大。②由酒精性、血吸虫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如合并肝炎则患癌风险更大。③饮食中经常含有致癌物质:如发霉的花生、薯干、萝卜干等。动、植物油有异味不宜食用。④其他慢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脂肪肝,胆道系统疾病等。那么,要怎样做才能远离肝癌呢?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患有肝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我们预防肝癌的最基本的策略,要谨记"两防四不":防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吃发霉的食物、注意饮用水清洁此外,肝病患者应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要擅自停药,预防肝癌发生。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肝癌早期筛查。数据显示,由于大部分肝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就已是中晚期,且预后不佳,中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1%,而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后,早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70%。在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上,早期诊断是重中之重!来源:光明网、澎湃新闻
责编:孙慧聪
注意身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