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谈极易误诊的炎症性肠病ldq

患者老李(化名)因腹痛腹泻肠镜检查发现回肠多发溃疡而四处求医诊断为炎症性肠病(IBD)吃药数月却不见病情好转后来老李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邦茂教授仔细问诊后发现患者的肠溃疡并不是IBD而是因为长期服用治疗偏头疼的止疼药所致王邦茂主任表示:虽然目前IBD发病率有所增加,但是很多腹痛腹泻的情况其实并非IBD,极易误诊,这同样需要引起十足的重视。△消化内科主任王邦茂诊治疑难肠病患者

01

什么是IBD?

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一种病因未明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痛、腹泻、甚至可有血便。本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UC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CD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近年来,我国IBD发病率确实逐年增加,但也时有误诊误治情况发生。

02

哪些疾病容易

被误诊为IBD呢?

导致腹痛腹泻的疾病有很多,其中许多与IBD症状相似容易被误诊为IBD,以下是对几种常见容易误诊疾病的鉴别:一、肠道感染性疾病1、急性感染性肠炎多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如志贺菌、空肠弯曲杆菌、沙门菌、产气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等。常有流行病学特点(如不洁食物史或疫区接触史),急性起病常伴发热,腹痛和腹泻,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数天至1周,不超过6周)。结肠镜下可见弥漫性病变、多形性浅溃疡或糜烂,结肠袋变浅,极似UC。2、阿米巴肠病和血吸虫病常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慢性过程常与IBD较为类似,可通过组织学、大便培养及找相关病原学证据得以证明。二、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多但并不明确,胃肠道动力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和肠道感染等,都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肠道感染后可导致慢性炎症,称之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腹泻、排便困难、腹胀,甚至出现肠外症状:头痛、心悸、尿频、尿急及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较器质性肠病显著多见,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有时常被误诊为IBD。三、缺血性肠病血管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多见于患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突发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明显便意,在之后的24h内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匀,出血量不大,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内镜特征:镜下可见肠黏膜节段性病变和溃疡。四、药物性肠炎有些常用药物所致肠黏膜损伤出血及溃疡性病变,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质子泵抑制剂、霉酚酸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及奥美沙坦等。临床上可无症状有时可有腹痛,可引起便血、肠穿孔及肠腔狭窄,极易误诊为IBD。五、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以回盲部多见。发热、腹痛、腹泻、便秘、盗汗症状,肺结核及腹水,肠镜下表现与克罗恩病很难鉴别。

医院

消化-肠病门诊挂号方式医院消化内科集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和天津市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为一体,是国家消化病临床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质控中心以及国际合作实验室。科室内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9人,历届毕业生共余人。消化内科针对各种肠道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肠息肉、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便秘等)成立“天总”肠病团队,成员主要包括:消化内科主任王邦茂教授、副主任曹海龙主任医师、曹晓沧主任医师、谭华主任医师、俞清翔副主任医师、徐昕副主任医师、朴美玉副主任医师、王玉明主治医师以及苏帅主治医师等。开设有肠病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各种内镜新技术(共聚焦内镜、放大内镜及色素内镜等)、生物制剂治疗及菌群移植实验室等,有完善的病人管理数据库和标本库,已获批全国炎症性肠病区域诊疗中心;医院医院平台成立肠病管家。肠病中心多学科诊疗(MDT)涵盖普通外科、临床营养科、医学影像科及病理科等多个学科,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整合,消化重症监护病房(GICU)收治危重症肠病患者,显著降低手术率和死亡率。在肠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患者的综合管理方面受到全国专家的高度认可。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yy/8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