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岗位科学家同行#
河南洪涝灾害调查与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建议
近期,新一轮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动科动医赴湖北省鄂州市实践团队取消原计划在楼房养猪场的实践,在何启盖老师的指导下,于线上开展针对河南洪涝灾害的灾情调查及为养殖户户提供灾后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建议的云实践。
8月7日晚,实践团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讨论制定实践计划,重新明确分工。团队计划以查找资料,问卷调查,专家采访的形式,调研水灾后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在岗位科学家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知识为养殖户提供疫病防控建议。8月8日,团队按计划开展实践,队员广泛查找资料,阅读相关文献,调研河南洪涝灾害中养殖场所受的影响,虽然线上调研效果不及实地考察,但“读万卷书不啻于行万里路”,团队的努力合作依然取得了理想结果。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发生的特大暴雨,导致城市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止至8月2日,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人死亡,50人失踪。灾害导致河南省个县(市、区),个乡镇,共.1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间;农作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69亿元。
极端暴雨导致的内涝伤痕还没有痊愈,郑州又出现了多个本土新冠病例。7月31日至今,河南省累计报告新冠本土确诊病例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例。全省人民本就沉重的心情又因为疫情紧张起来,集中精力投入到了抗疫的战斗中去。
洪涝灾害过后,除了公共卫生的隐患,还应注意防范大范围的动物疫情出现。洪涝灾害导致大量动物死亡,尸体腐烂滋生病原,土壤中大量病原微生物暴露,随洪水传播到各个受灾区,易引发炭疽、血吸虫病、2型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畜共患病;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等多种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如年,我国南方暴雨导致洪灾,猪蓝耳病就曾短时间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蔓延开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截止至7月27日,河南省共个规模化养殖场受灾,.8万㎡圈舍受到破坏,约有.7万头畜禽死亡,灾情不仅给河南省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动物疫病的大规模流行。
为了给生产一线提供疫病防控的技术支持,何启盖教授团队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于年7月25日起,安排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在做好新冠防护的情况下,深入灾区,采集水样和土壤,同时,诊断实验室开通了灾区其他受洪水影响猪场样品的接收通道,检测分析样品中的病原,评价消毒剂效果,并免费为河南的生猪养殖场户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断服务和技术指导。得知何老师团队深入灾区养殖场一线,助力灾后重建,团队成员深深被岗位科学家这种心系产业的责任与担当,“以研促产”、“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精神所感动。团队虽然无法返回学校参与检测,但依然坚持做好“云调研”和“云宣传”,为河南水灾后的动物疫病防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字
郑启蒙谢铭亮
图片
图一郑启蒙图二来源自网络图三图四由河南陈忠洪、赵普刚提供
排版
郑苡宣
责任编辑
聚青传工作室
审核
汪昱均何启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