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车帮
只为爱车的你!
导读
买车的大麻烦就是挑选。而且,预算越是充裕,就越容易拿不定主意,因为人们内心都是期望找到“最好”的那一辆,而好车就像鸡蛋,是挑不出骨头的。
事实上,刚才说的那一套并不真实,只是一种可能的心理想象。好车,才更有资本保持特色,展现差别。有能力买好车,当然就可以有能力看出差别。具体怎么办?我来示范一下……
?1、日常用车感受
汽车使用场景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日常通勤,它就像一个移动的房屋,在交通中保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那么在购买决策之前,假如我们就像对待一所房屋那样,对其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借助一把尺子,在静态条件下,就能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Q5L与X3最大的一处差别就在这个“L”上,它恰好能用尺子来测量。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因为L意味着轴距的延长而把观察的点锁死在内部空间的长度上,其实,空间的舒适感和实用性,是三维的,更是个性化的。多维度测量和亲自体验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
超清画质版(推荐)
?2、寻求驾控乐趣
通常购车时,负责驾驶的人拥有较大比重的决策权。但是,经销商提供试乘试驾的机会,由于场所和时间的局限,绝大部分情况下,仅能很有限的让人感受一下城市交通的行驶。对于消费者,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经验在这么有限的条件下,获得对车的清晰感受。所以,在选购车的时候,确定两三个选项,进行对比试驾的效果就会远远好于只试驾一款车。
对Q5L与X3这样的好车,假如确实想从中作出选择,那么其前提就是,两款车在心目中是平等的,并无确定偏好。那就要避免仅凭品牌想象。因为品牌形象是高度概括性和抽象的,而特定市场里的特定车款,则是高度细节性和具体的。那么在试驾时,都应该考察和体验什么呢?其实,媒体的试驾时间也是很有限且距离不足的,同样也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取尽量清晰的信息。
超清画质版(推荐)
?3、车身制造技术
尽管用户不具备升起车看车底的机会,但是俯身观察和打开发动机盖审视,都能很好地达到目的。问题在于看哪里,怎么看。车身和底盘,在制造上追求三个方面:功能、耐用和材料。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材料相同时,追求功能最大化,功能相同时,追求材料低成本。耐用相同,追求材料轻量化。材料相同,追求更加耐用。高级的材料,通常将提供更好的功能性。在好车上,人们已经很难再做到用较为便宜的材料来达到相同的功能了,因为功能要求通常很高,超过了材料的边界。这就要看不同车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