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我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

我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

毛泽东爱憎分明,对敌人对反动派疾恶如仇,对朋友对战友对人民情深似海。在延安,他就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信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信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三是在看动感情的戏剧时也会落泪。在战争年代,指挥千军万马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毛泽东,从来没有流过眼泪;在长征路上,历尽千难万险万水千山若等闲的毛泽东,从来没有流过眼泪。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却第一次看见他流泪了。那是在东渡黄河后从河北城南庄转移至西柏坡的路上,偶遇一位因八九岁的女儿生命垂危而痛哭不已的农村妇女时,毛泽东落泪了。当时,毛泽东乘坐吉普车路过此地,警卫人员发现路边的草丛中有人影攒动,赶紧拿出枪来。待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30岁左右的母亲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警卫终于松了一口气,正准备离开。毛泽东询问情况后,赶紧下车走到妇女身边询问情况,用手摸摸孩子的手和脑门,发现孩子高烧得厉害。他立即把随行的中央门诊部医生朱仲丽叫过来,询问有没有办法救一救孩子。朱医生在给孩子量体温、听心跳之后,认为打一针盘尼西林就有救了。可是当时这种进口药品非常稀少,就是中央领导生病了,不到万不得已也不随便使用。毛泽东看着孩子已经生命垂危,孤儿寡母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眼眶湿润了,说:“现在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请你马上给孩子注射!”随后,毛泽东还派一辆车将母女俩送回家。很快,孩子的烧就退了。那位母亲后来得知是毛主席救了她的孩子,感动得说:“毛主席是菩萨啊!是救命的活菩萨啊!”几个月后,毛泽东和身边工作人员谈心时,不知怎么又想起了这件事,后悔当初没有将孩子带着一道走,等治好了再送回去,念叨着那孩子现在也不知怎么样了。他含着泪水深有感触地说:“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要跑几十里也看不上医生。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的粮就应该为农民治病嘛!”人民领袖毛泽东的眼泪,不是为自己而流,而是为人民而流。年七八月份,安徽、河南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淹得厉害,当地农民躲避不及,有几十名老百姓失去了生命,几千人背井离乡。特别是在看到有人民群众爬到屋顶上、大树上躲避水灾,有的掉下来淹死,有的在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报告后,毛泽东非常难过,伤心地哭了。从7月20日至8月31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毛泽东接连写了三个批示给周恩来总理,下决心“一定要把淮河治好”。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这个人感情越来越脆弱了。我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毛泽东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新中国成立之初,血吸虫病在中国南方蔓延,涉及12个省多个县,患病人数多万人,受感染人口达一个亿。江西省余江县是一个重灾区,许多地方成了“无人区”、“死坟堆”、“寡妇村”。对那里“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景,毛泽东忧心如焚,夜不能寐,立即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和“限期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亲自派遣中央血防领导小组和国务院卫生部的专家及医务人员,深入灾区考察、研究、治疗,经过短短四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消灭血吸虫病的胜利,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改天换地战瘟神的新面貌。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域之一的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看到这一消息,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在《送瘟神》诗的后记中,毛泽东写道:“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12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现在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一个或者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到疫情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从这段后记中我们可看出,毛泽东为打赢消灭血吸虫这场大仗,他的心情是多么急切、感情是多么投入、决心是多么坚定!年,毛泽东身边的一名警卫战士探家归来,带回一个掺杂大量粗糙糠皮做的又黑又硬的窝窝头,并如实告诉他这就是乡亲们的口粮。毛泽东一听,眉头一下子皱紧了,拿着窝窝头的手不住地颤抖起来,掰开一块塞进嘴里,才嚼了两口,眼圈就红了,泪水盈眶。没等第一口咽下去,泪水就夺眶而出哗地流了下来。他一边嚼一边流泪一边将窝窝头掰开分给工作人员,说:“吃,你们都吃,都要吃一吃。”毛泽东伤心地哭了,声音越来越大,几乎哽咽。新中国成立八年多了,老百姓还吃不饱穿不暖,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内心感到负疚,对不起老百姓。他断断续续地说:“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食人吃的口粮……”毛泽东是一个内心非常坚强的人,也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但他从来不感情用事。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的信中,就曾谈及四种“论理”的错误。他说:“感情的生活,在人生原是很要紧,但不可拿感情来论事。以部分概全体,是空间的误认。以一时概永久,是时间的误认。以主观概客观,是感情和空间的合同误认。四者通是犯了论理的错误。”尽管很难做到,但“我自信我于后三者的错误尚少,唯感情一项,颇不能免”,感情所指“乃是对人的问题”。“天若有情天亦老”。晚年毛泽东的感情因为政治生活的孤独,变得更加敏感、丰富和脆弱。在中南海,毛泽东在看电影时,曾三次动了感情,流下了或激动或感动的泪水。第一次是看电影《创业》,当影片主人公和伙伴们抬着几千斤的机器一边向前走,一边高喊“帝修反要卡我们的脖子,我们怎么办”时,毛泽东泪眼盈眶,中华民族伟大的创业精神和英雄气概,让毛泽东看到了中国人民面对国际强权和霸权的不屈灵魂。第二次是看电影《雷锋》,当他听到雷锋在捐款时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是公社的儿子,你一定要收下儿子这点心意”的时候,毛泽东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不停地用手帕擦着眼睛。第三次是看电影《难忘的战斗》,当看到人民解放军入城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的画面时,毛泽东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泪如泉涌。在场的工作人员热泪滚滚,哭成一片。怎么能不激动呢?遥想当年,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到“快马加鞭未下鞍,刺破青天锷未残”;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到“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中华儿女多奇志”、“长风破浪会有时”,从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毛泽东,九死一生。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救亡图存,奋起抗争,如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彻底改写了历史,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胜利来之不易啊!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泪如何不丈夫。毛泽东的晚年经受的情感打击实在太多了。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重病的他躺在病床上,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而当他获悉周恩来总理在1月8日逝世的消息后,他痛苦地慢慢闭上了眼睛,眉头紧锁,任凭两行不相交的泪水一直流过脸颊。14日,当身边工作人员给他念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的清样时,他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禁不住当着大家的面,老泪纵横,失声痛哭。他什么话也没说,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伤心的泪水就是他对这位数十年并肩战斗的战友兼搭档最好和最后的悼念和思念。生活中的毛泽东,不仅为周恩来这样中共中央高级领导干部的离去伤心流泪,而且为身边工作人员离开他去外地工作也曾惜别落泪。卫士长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15年,离开的时候,毛泽东专门把他叫到身边谈话,亲笔书写诗歌《长征》相赠,送给他元钱,并约他全家合影留念。一见面,李银桥就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毛泽东拉着他的手说:“我也舍不得你走啊。我和我的亲人,和我的孩子们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你在我身边工作,我们每天在一起,朝夕相处,你们比我的孩子还亲啊……”听着毛泽东动情的话语,李银桥十分难过,“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回忆说:“从我恋爱、结婚到生孩子,毛泽东事事处处关心,就像父亲一样……他累了,我帮他按摩;我困了,他悄悄把衣服披在我的身上。我有了心思就向他讲,他有了不愉快的事也跟我说,就连他跟江青吵嘴也要跟我说。战争年代生活苦,有时贺老总送一些鱼来,他吃一半还要留给我一半……”看着泣不成声的李银桥,毛泽东流下了眼泪,说:“我得为你的前途着想,我不能误了你的前途。你在我这里,地位够高。可卫士长也只是团级干部,职务太低。老在我这里影响你的前途。下去多锻炼锻炼,工业、农业、公安,几种事情都干干,取得经验,提高能力,也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下去以后要夹着尾巴做人,要搞好团结,多多接触工人群众,多多向周围同志学习……”说着说着,毛泽东再也控制不住感情,将李银桥揽入怀中,拍打着他的后背,哽咽了。李银桥看到毛泽东伤心得厉害,生怕伤了主席的身子,赶紧克制住自己,流着泪说:“主席,我听你老人家的话,下去要好好工作,不辜负主席的期望。”毛泽东擦着眼泪说:“好,那好,那好。你在我这里工作十五年,职务不高地位高,一举一动都要注意影响。不要脱离群众,干任何事,不干则已,干就干出成绩;事不在大小,都要善始善终,我身边的人都要有这么一种精神,不搞半途而废,有一口气就要干到底!”最后,毛泽东又叮嘱说:“以后你每年都要来看我一次,我这里就是你的家。我活着你来看我,我死了,你每年到我坟头上看我一次,看一次我就满意了。”本文作者:丁晓平文章来源:《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人民出版社年10月版

这份特别的书单

特别在哪里呢?

好书就推荐在这里啦

刷屏刷累了

眼睛看花了

休息

休息一会儿吧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nxxxcb/6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