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图片:落寞的“帕雷克顿”
图源:见水印
图意:Trematocranusplacodon,扁牙洞头鲷,俗称的“帕雷克顿珍珠”,是马湖著名的食螺类慈鲷和“血吸虫终结者”,图中是在松比西岛(ThumbiWest)沙地的自然栖息地。
血吸虫病是全球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病,对经济破坏性最大的寄生虫病。全世界受血吸虫病影响的人数约有2.1亿人,估计每年有12,到,人因此死亡。此疾病在非洲最为常见,三湖地区是高发区之一。此外,血吸虫的泛滥还加重了艾滋病的爆发。
近年来由于过渡捕捞,类似帕雷克顿珍珠一类的食螺类慈鲷种群日益减少,同时作为生物治理血吸虫病中重要的一环,它们的“衰落”使血吸虫重要的过渡寄主螺类又日渐繁盛,随之而来的是使血吸虫防疫工作举步维艰。
血吸虫生命周期示意图??
马湖中最为常见的3种螺类,其中Bulinus属的两种都是血吸虫尾蚴的过渡宿主??
帕雷克顿珍珠与它们的咽齿结构,所以能轻易研碎螺类??
现今在近岸区域已很难见到帕雷克顿珍珠的身影,这些区域往往螺类泛滥。因此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不止是对当地人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还对旅游业经济造成打击。因为不仅是影响浅水区的亲水活动,连水肺浅水人员都难逃感染。包括美国在内不少国家的疾控机构都有发布过马湖旅游易发血吸虫感染的警告。
—End—
-三湖缸滤材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