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归来者发热相关感染性疾病是感染科发热门诊诊疗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季,尤其是中小学暑假期间,很多人选择外出旅行,而此时亦是旅行归来者发热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以下对在诊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做一简单梳理。
一、旅行归来者发热的疾病谱
来自GeoSentinel(国际旅行医学学会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球监测网络)关于发展中国家旅行归国患病旅行者的临床监测信息显示,名旅行归来以发热为主诉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疾病:
主要疾病
疟疾(21%)
登革热(6%)
伤寒、副伤寒
立克次体
原因不明
另外,可见于其他一些原因:
其他发热的原因
地域性特征特征
没有地域性特征
其他虫媒
西尼罗病毒
基孔肯雅热
寨卡病毒
流感
性传播性疾病
包括急性HIV
结核
急性血吸虫病(片山热)
麻疹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甲肝和乙肝
非洲锥虫病
组织胞浆菌病
粗球孢子菌病
二、哪些需要紧急处置(哪些可能威胁生命)
潜在快速致命的疾病
没有特异性治疗
(支持治疗为主)
特异性治疗
(挽救生命)
黄热病
疟疾
日本脑炎(乙脑)
立克次体疾病
其他虫媒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球菌
登革热(休克综合征)
钩体病
埃博拉和绝大多数出血热
非洲锥虫病
拉沙热
阿米巴感染
伤寒
禽流感
哪些疾病可能威胁到医务人员
出血热(埃博拉、拉沙热)
流行性脑膜炎
麻疹
结核
禽流感
三、旅行暴露史的评估
整体评估
路线
旅行方式
住宿
参加的活动
时间长度
暴露接触:环境
洞穴
西半球沙漠
淡水
狂犬病
球孢子菌病
血吸虫病
组织胞浆菌
钩体病
回归热
暴露接触:食物和水
未煮熟的肉和鱼
不卫生的食物和水
没有消毒的乳制品
弓形虫
沙门菌
布鲁菌病
甲肝
甲肝和戊肝
伤寒,副伤寒
旋毛虫
细菌性肠炎
牛分支杆菌
甲肝
阿米巴
其他沙门菌属细菌
暴露接触:人
性接触
血液接触
HIV
HIV
HBV
HBV
STDs
HCV
呼吸道
其他
脑膜炎球菌
VHFs
流感
HepA
TB
SARS
暴露接触:动物
暴露动物
可能疾病
家畜
布鲁菌病、Q热
犬类狼蝙蝠
狂犬病
啮齿类动物
兔热病、鼠疫、病毒性出血热
食草动物
炭疽
鸟类、禽类
禽流感
骆驼
MERS
暴露接触:昆虫
蚊
蜱虫
其他
疟疾
蜱传斑疹伤寒
白蛉
利什曼原虫
沙蝇热
奥罗亚热
登革热
落基山热
基孔肯雅热
刚果/克里米亚
寨卡
出血热
丝虫病
莱姆病
黑蝇,蚋
盘尾丝虫病
罗阿丝虫
回归热
黄热病
兔热病
采采蝇
非洲锥虫病
日本脑炎
巴贝西虫
猎蝽
美洲锥虫病
恙螨
恙虫病
四、疾病的地理分布
疾病的地理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东南亚
加勒比海地区和美洲中部和南部
49%的患者有全身发热性疾病
34%的患者有全身发热性疾病
25%的患者有全身发热性疾病
42%疟疾
18%登革热
9%登革热
10%呼吸系统疾病
7%疟疾
8%疟疾
10%腹泻性疾病
17%呼吸系统疾病
13%呼吸系统疾病
19%无明确诊断
17%腹泻性疾病
15%腹泻性疾病
22%无明确诊断
26%无明确诊断
五、疾病的潜伏期
疾病的潜伏期
短于10天
10-21天
大于21天
登革热
疟疾
伤寒
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
病毒性肝炎
伤寒
伤寒
疟疾
细菌性腹泻
Q热
结核
马尔堡病毒/埃博拉
东非锥虫病
血吸虫
流感
布鲁菌病
HIV
疟疾(偶见)
钩体病
拉撒热
感染科简介
感染科是杭州城西最大的感染性疾病监测点,是浙江省中医、西医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浙江省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年荣获同德创先争优先进岗;现有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2人;学科带头人翁卫东荣获年浙江省卫生厅应急工作先进个人和年浙江省疾病控制工作先进个人。
感染科人才梯队合理,现有医生12名、护士19名,其中硕士11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设有独立的感染科病房(21病区),拥有普通病床32张,负压病床2张,年出院病人余人,收治各类非定点治疗的感染性疾病;科室开设发热门诊、肝病门诊、肠道门诊和亚健康门诊等专科门诊,年门诊量约4万余人。
科室的专业特点为对感染性、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承担全院抗生素使用的会诊工作,对甲型流感、肺炎、麻疹等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发热门诊为全天候开放的专科门诊,承担城西对发热性传染病的监测和诊疗任务;肝病门诊针对各类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肠道门诊每年5-10月全天24小时开放,承担感染性腹泻监测和诊疗工作。亚健康门诊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
作者简介
卢胜家,住院中医师
医学硕士,住院中医师,年6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医院感染科学习半年。年7月-年8月参加卫计委组织的“细菌真菌感染诊治项目(培元计划)”理论学习班,并取得结业证书。年11月-年4月于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参加卫计委组织的“细菌真菌感染诊治项目(培元计划)”临床实践班,并取得结业证书。主持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要从事细菌、真菌等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耐药菌感染的抗菌治疗、疑难感染病会诊及发热待查方面有一定经验。同时从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脂肪肝的临床诊治工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