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家庭父母篇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被娇生惯养的父亲

二姑奶奶住在乡下,王子清入赘周家。她生了六个女儿,过继一个侄子(因自己一个儿子十几岁夭折)。祖母胡氏,在祖父死后改嫁他人,生育一子,未成年而亡。祖母在父亲八岁时去世,年仅三十岁。祖父临终时,将二岁的父亲托付大姑奶奶和二姑奶奶抚养,希望保留周家仅存的血脉。听老人说,大姑奶奶的女儿赵长生年轻时候长得非常漂亮。那时日本鬼子已入侵岳阳,维持会长鲁士云看中大姑奶奶女儿,强虏去做了姨太太,未育子女。大姑奶奶倚仗鲁的势力,家境较好。父亲只有十几岁,时常寄住在大姑奶奶家。听二姑奶奶在世时说,父亲非常聪明,偷大姑奶奶的银元从来不偷零的,因为零的大姑奶奶有数,整的小孩不敢偷,而偷来的金条银元都被父亲打牌赌博输掉了。那几年父亲跟着大姑奶奶吃喝不愁,过了几年好光景。父亲读书的学费就是大姑奶奶提供的,专职私塾老师,只教父亲一人,所以父亲的书读得很好,钢笔字,毛笔字也写得好,古文功底我们后辈无人能出其右。“增广贤文”、”三国演义”、“水浒传”、”幼学”等在他晚年都能给我们讲解。他还特别喜欢诗词,晚年在家吟诗作对,家中整面墙上挂满朋友送的对联,成为家中一道风景。解放后,鲁士云因制造洪山血案,投靠日本政府,定为大汉奸被政府执行枪决,大姑奶奶的好日子也到了头。其女赵长生,未曾生育,抱养一子周福林。祖父四兄弟过世,四家人所有田地财产归父亲继承,因周家田地多,无人耕种,田地交给王子清姑爷代为耕种和管理,所得粮食用于父亲的日常开支。

父亲从小非常顽皮,很不听话。对二姑奶奶的几个女儿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还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二姑奶奶的四女儿王四保,只小父亲几岁,可挨了父亲不少打,甚至结婚后父亲还打过她。因二姑爷忠厚老实,上门女婿在家是没有地位的,而姑奶奶当家却一直站在父亲一边,从不责怪父亲。

两姑奶奶从小对父亲娇生惯养,什么事都顺着父亲,把父亲惯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养成了谁的话都不听,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听二姑奶奶说,日本打到岳阳,家里人逃跑的时候,银洋都绑在比父亲大几岁的孤儿钱叔身上,姑奶奶把父亲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万一碰到抢劫者只杀背钱的人。家中田地、财产、耕牛等都被父亲打牌输得差不多。年初,原本他的房屋想与二姑奶奶共墙做到一起,房子都下了脚,做了几层砖高,父亲要二姑父写共墙的协议,二姑爷坚决不同意,怕日后父亲把房子输掉,别人要拆他的共用墙。父亲一气之下,搬到好友廖永和爹紧邻的老屋去做。听二姑奶奶在世时说,家中的一条牛,父亲打牌输了一半给畔湖队上的王洪五爹,一条牛两户人家共用,经常起矛盾。

父亲的双面人生

父亲十几岁时,跟别人跑到河南驻马店当兵。后来部队打长沙,经过岳阳时被二姑爷强带回家。因祸得福,因为父亲回家后打牌,田地财产都输掉了。解放后我家被划为富裕中农,没有划成地主成份。否则我们都会成为地富反坏右子女,家境更坏。父亲就像余华巜活着》中福贵的缩影,福贵嗜赌成性将家业几夜之间全部输光,最后一贫如洗靠租田耕种度日,而设局赢了他钱财的地主,解放后却被政府枪毙了。

当时社会整体文化程度都不高,父亲能写会算会说,算个人才。二十几岁就分配在昆山乡肉食水产工作。我小时候,还看见床头柜了墙上挂着县长发给父亲的嘉奖状,只可惜后几次搬家丢掉了。当时当干部非常辛苦,昆山乡穷,人员居住不集中,全靠两条腿上门收上缴,一天要走几十里路,收入又不高,父亲认为费力不讨好。而父亲儿时伙伴廖永和等(廖小光的父亲)整天在家打牌,快活自在,如神仙日子。于是父亲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后来70年代落实政策,父亲找了当时的领导要求恢复工作,对方回应父亲,这是你自己辞职的,一不是冤、二不是假、三不是错,不符合条件。好在父亲文化水平高,乡村一级缺少像父亲这样算写俱全的人,他后来也就一直在基层工作,没有做过重体力劳动。

父亲是孤儿,极富同情心,更是乐于助人。叫化子讨饭,父亲把他奉为座上宾;遇到不认识来借宿的人,将最好的床让给别人,分文不取。每年过年吃年饭,农村按风俗都是关门闭户吃年饭。但父亲从不关门,担心叫化子讨饭讨不到饭挨饿。

畔湖村隔壁的邱四爹,砍柴烧窑为生,晚年生二子。妻子邹氏江西人,因闹矛盾偷偷将两个儿子带走,乞讨为生。一字不识的他,一把鼻泪一把眼泪跪在父亲身边痛哭。父亲根据邹氏当时户口转来的线索,冒着炎炎烈日,行程半个月,往返上千公里,硬是帮他找回了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当父亲将两个儿子送到他手中时,年过半百的邱四爹当作众人的面长跪我家堂屋中间,还从家中捉来一只大公鸡表示感谢!这个场景我们都历历在目,就象昨天发生的事。每年夏季,我们兄弟姐妹都能够吃到邱四爹送来的瓜果,直到邱四爹过世。

父亲一世脾气直,敢于说真话,不怕得罪人,也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年冬天大跃进实行大鸣大放,当时母亲怀二姐,即将临盆,大哥和平只有七岁,大姐三岁。父亲在外开会,对当时的做法不满,怕划右派,说现在的世道比国民党还不如,在那个时代干部说这话是要挨批斗的,永世不得翻身。父亲自知说错话,罪责难逃,回家后和母亲说,他要死,你同别人讲我死得快,不同别人讲我死得慢,三天之后你到祖坟山上找我。他没多说话,就匆匆离去。母亲睡到后半夜,做梦听到哭声,想到父亲神色不对劲,心砰砰地跳,预感要出大事。于是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挑着马灯,拿着棍子敲开了二姑奶奶家的门。当时是腊月十几,数九严寒,寒风凛洌。母亲带着二姑爷、父亲好友廖爹等几个人,从周家走了大几里路找到彭家的祖坟山上,快天亮时,才发现蜷缩在祖坟堆上的父亲。父亲吃了过量的安眠药,等到母亲一行人找到时,己不能言,尚有一丝余气。湘北名医李秋澄(生于年殁于年,历经清、民国、共和,晚清秀才,古文功底深厚,出口成章,武功出类拔萃,医术高明,医德方园几百里无人不晓)流落在此,连忙将奄奄一息、一身脏污不堪的父亲,移到自己的床上进行抢救。后来租借了一条牛,用牛驮着父亲回家,父亲在家休养了大半年后才逐渐康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母亲年轻的时候,患有严重的哮喘,一到冬天发病时不能动,大口喘气,是李秋澄用草药做成牛屎药丸,免费赠送母亲吃几年,此病直到母亲去世未复发。父亲经历此难,永不忘恩,与李秋澄终成莫逆之交。

周家老屋后山上的竹子是从母亲家老屋张戴组挖两根小竹栽上后繁殖的,现在后山楠竹大的有饭碗大,竹木成林。父亲一世喜欢种树,老屋前后左右都栽了枣树和李子树。大红枣只比鸡蛋小点,丰年能收上百斤了。李子最多的一年能收获15担,家中堂屋楼上摇蓝都盛得满满的,免费送左右邻居家吃,队上开会用箩筐抬到大家品尝。邻居李碧涛在父亲六十大寿时赠框联"退居喜育林,林翠花香添秀色;在家善训子,子孝孙贤胜义方"。

父亲非常聪明,是农村少见的多面手,家中木工泥工工具齐全,会做瓦匠、木工、帮邻居家办厨,家中的老房子大部分是父亲亲手做的,家中碗柜也是父亲自己做的。

父亲早年在洞庭湖边染上血吸虫病。以前不沾酒,晚年嗜酒如命,从早吃到晚,一点花生米就可混一天,晚上床头上枕头边都是放着酒。年2月初发现胸部疼痛,医院检查为肝癌晚期。父亲知道病情后拒绝住院治疗,回家后28天粒米未进,骨瘦如柴,于年农历3月初一去世,享年70岁。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家中看望父亲的亲朋络绎不绝,母亲当时也已查出身患癌症,不能料理家务,多亏小妹六平为主料理照顾,兄弟姐妹们轮流值班守候,送上父亲最后一程。

勤劳一生的母亲

从我懂事起,我从来没有看见母亲好好休息过,一生奉献在家庭和子女身上。每天要安排一家7口人的三餐(大哥家6人分了家),白天要出集体工,晚上一家人的衣服要洗、水要担、猪饲料要铡和煮。父亲长期在外,何况在家时,父亲,从,不会做这些事,他回家后还要母亲盛饭倒水服侍,母亲从不说半点怨言。等全家人休息了,母亲才最后一个睡的,基本上接近十二点了。由于长期的劳累,超负荷工作,睡眠少,母亲只要一坐下,就打瞌睡。母亲年轻时身体好,父亲长期在外,男劳力能做的事,她都能做,70岁能担斤左右的重担。她曾对我们说她年轻时的小事:有一次,队长安排她从马店挑一百多斤石灰,往返五十多公里,中餐有饭无菜,母亲不要菜能吃一斤米的光饭,这种超负荷劳动不亚于马拉松运动。

母亲曾对我说,怀我的那年年三四月份,正值青黄不节,实在饿得慌,家中又没有什么亲戚,下雨天就邀表婶王四保(她也怀着女儿学华)到十几公里的岳阳大姑妈家讨一餐饱饭,谁知在家吃厌了的炆碗豆在大姑奶奶也正炆着,大姑奶已大不如前,靠低保和帮人家带小孩过日子,母亲只好悻悻而离去。

我们家小时候居住的11间屋,都不是一次性做成。年生我这年,刚开始是做半边,两间正屋三间偏房。年大哥成家要婚房,又添了堂屋和两间正房,正房做大哥的婚房。当时做房下脚红砖是方柳家等地别人家倒塌房子遗弃的砖,用手推车运到家。红砖顶多做齐窗户下面,泥砖自己印的,少了红砖自己再烧围窑补充。母亲白天出集体工,晚上父亲做瓦匠,母亲递砖提马灯,泥砖墙遇水即化,经常半夜起来盖墙,做做停停前前后后做了几个月。房子做平楼板后再请邻居帮忙一天完工,青瓦是大哥在邱四爹窑厂做小工半年后抵工资来的,树从集体山上砍下的。

年农田改菜园,父亲没在家,我刚参加工作,回家时间不多,家中重活、累活都是母亲一肩挑,我们只要有休息时间,都会帮母亲搭把手。母亲70岁时,晚上办菜忙完一家人的事己经快12点,有时休息至2点,有时办菜要到凌晨2点钟,她挑着一百多斤菜,走几里路到邻组搭敞蓬农用车去集市卖。遇到冬天,人站在农用车上吹,寒风刺骨,穿什么都不管用。有时我们刚起床,就见母亲拖着疲惫身子卖完菜到家了,知道母亲又是一个通宵没睡,放下担子又来安排我们一天的生活。母亲70岁能自食其力,不要子女负担,直到检查出子宫癌后,在我们的极力劝阻下停止了劳动。

与病魔抗争十四年

母亲69岁时查出子宫癌,父亲那时还没发现肝癌,当他得知母亲身患绝症后,失声痛哭,长吁短叹,认为苍天无眼,为什么让与世无争劳累一辈子的母亲走在他的前头,再加之父亲动不动就发火的脾气,与子女难相处,害怕母亲死在前再没有人服侍他,于是他为母亲先安排后事,母亲的寿枋都是父亲指定从楼上放下做漆,临终落气纸也准备好了,殊不知母亲在父亲过世后十四年才离开。这与母亲性格温和,心态好,积极配合治疗有很大关系。母亲生病十四年期间,我无论多忙每个星期都要带上家人来看望母亲,我知道母亲时日不多,行走不便,我不来看她,她看不到我,会整天念叨。女儿周莺也来帮忙,帮母亲洗头洗澡。

母亲开始生病时能独立行走,母亲与病魔抗争,后因癌症转移手脚痛风,因疼痛左脚己不能下地,左脚比右脚痛短十公分左右,一只脚萎缩,明显右脚比左脚大,只能靠拐杖支撑行走,后段只能靠轮椅代步。

母亲年5月被查出子宫癌,属中晚期,医院放疗和化疗后病情仍不见好转,医院拒绝治疗。我们没有办法,多方打听找到岳阳大桥下开中药房的老军医梁医生。刚开始,梁爹不肯就诊,本来母亲虚弱,害怕用药出医疗事故,家人找他麻烦。我们承诺出了问题不找他,只要母亲不痛苦就行。梁爹死马当活马医,大胆用药,母亲以药当茶,过年过节从不间断,甚至到七弟深圳去也要带药同行,上苍保佑竟奇迹般地活了14年。

记得年12月31日,我在怀化修高速公路,家中老六早上打电话给我,说母亲病得厉害,要住院,医院医术不行,钱又去了病又治不好。我同姊妹们医院治疗。当时母亲已经81岁了,医院的救护车,谈好了价格,准备下午动身,谁知下午天降鹅毛大雪,一医院的救护车随你出多少钱都不肯去。没有办法,六平家中有一台面包车,只得老六老八冒险开面包车去长沙,同行的有妻子桂荣作伴。雪太大,路面不清,高速封路,只得走国道慢慢走,从下午一点到长沙一百多公里的路跑到下午6医院,我和老七也分别从怀化和深圳赶往长沙。第二天,是元旦节,医院只办急诊,不办住院,好在老七长沙同学帮忙好不容易才住进院,由妻子桂荣和老八陪护。老六担心雪一时停不下来,办理好住院手续后第二天开车回家,当时雪仍然在下,在离家不远的郭镇路段,一台摩托车因下雪路滑撞到老六车上,医院检查人员没有什么大问题,老六赔了元钱完事。好在当时周莺毕业后在长沙工作,租住了房子,由妻子桂荣和周莺轮流送饭照料母亲。当邻床的病友得知母亲81岁还从农村送到长沙,都纷纷盛赞子女对母亲的孝心。病友还夸母亲有桂荣这样的孝顺女儿,其实桂荣是媳妇。母亲在长沙重症病房住几天后转普通病房,在长沙住院后又母亲又多活了二年多。当时母亲也没任何医疗保险,医药费都是我们兄弟凑的。时隔两年,母亲最后还是死医院病床上,于年2月病逝,享年83岁。

母亲晚年时兄弟姐妹们条件逐渐好转,子女多,也是优势,家中有什么事,一呼百应,周家有的是人,母亲子女多,这家逛逛,哪家住住,生活无忧。大姐是赤脚医生出生,略懂医术,对母亲的照顾更为细心,,加之外甥孝顺,母亲更愿意到大姐家住,一住就是大半年。年老六第一次带父母亲去深圳老七家,当时还没有高铁,晚上到广州转车,在临上火车时父亲酒喝得差不多了,火车上父亲睡不着,又喝了一瓶酒,到广州下车时父亲站都站不稳。时值晚上,老六带着二大袋腊肉及母亲中药等,广州火车站当时治安不好,老六提着两大袋东西,象逃荒样牵着两位老人的手,怕走丢人。眼睁睁地看着小偷将老六的耳环扯掉,然后钻到火车底下逃走,一向泼辣的老六无能为力。

母亲一世与人为善,对子女从不打骂,邻里之间从不与人争吵,教育子女方面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子女中树立了好的丰碑。我们的童年,虽处于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有些艰辛,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父亲的教育,母亲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与人为善的高尚品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为找们走入社会,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学会如何做人做出了表率。

谁也想不到,即将断后的周家,在父亲单传后,竟然人丁兴旺达五六十人,如同唐朝盛世再现。我记录这些先人们的故事,是想让后辈门知道周家的百年历史,晓得自己从哪里来,祖宗都是谁。中国的历史要学,自己家族史更要了解。

周春平

年2月,19日星期三于岳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nxxxcb/9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