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毛主席《送瘟神》诗词发表60周年,回眸血防奋斗历程,宣传江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绩,弘扬血防精神,助推江西寄生虫病防治进程和健康江西建设,江西经视《天天健康》联合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推出《血防人走进直播间》系列报道,见证血防人的情怀与担当。今天《天天健康》栏目邀请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专家组组长宁安和都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书记张宝龙做客演播室,告诉您有关晚期血吸虫病的救治知识!
血吸虫病是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在解放初期,全国有12个省市,个县市区,万血吸虫病人,60万晚期病人,全国的1/6的人口,也就是有1亿人,暴露于血吸虫的危险中。晚期血吸虫病人轻则劳动力下降,重则丧失劳动力,不少病人会反复发作,长期治疗,常常因病致贫,因贫致病,贫病交加。因此,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治疗救助已成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数千年,俗称大肚子病,它的疫区主要分布在江南,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周围的湖区最为多见。
都昌县当时也是血吸虫病的重疫区,晚期血吸虫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晚期血吸虫病是患者由于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较长时期未经过及时、彻底的治疗演变而成的。
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现存晚期血吸虫病人例。江西省由于草洲面积大,一直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也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区。年,中央财政下拨给江西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项目经费多万元,我省累计共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例。
日前,江西省环鄱阳湖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联合体成立,标志着我省首个省、市、县三级血吸虫病医联体正式组建。该联合体由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医院牵头,环鄱阳湖区域的30个县(市、区)血吸虫病防治站共同加盟,旨在建立血吸虫病预防控制、临床诊疗和科研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我省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健康江西”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建立“封洲禁牧”长效管理机制,巩固血防综合防治效果。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项目资源,加快改造钉螺孳生环境进程。完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到年,力争提前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当前,江西血防工作转入向传播阻断及消灭迈进的新时期,而江西血防人以着格物创新、严谨求实、吃苦奉献的优良作风,为江西和全国血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送瘟神”见证者》(八):
相伴“瘟神”迎新生
鄱湖浩瀚,波光粼粼;蓝天白云,候鸟成群;由南山、矶山两座小岛组成的南矶乡地处鄱阳湖中央,四面环水,面积只有4.5平方公里。很多人会被南矶山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候鸟所吸引,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在上个世纪60年代,南矶乡就因血吸虫病肆虐,而闻名全国。岛上章、钟、黎、魏四家大姓基本灭绝,南矶山因此成为全国闻明的“瘟神岛”。
过去的南矶乡是“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岛上居民很多感染了血吸虫病,而“人无三尺长,骨瘦面有黄,身在门槛里,肚子已出房,出行要扶棍,一动就犯困。”是岛上居民的真实写照,无论男、女、老、少腹大如鼓、面如黄土、骨瘦如柴。
在防治血吸虫病的初期,当时新建县的疫情非常严重,全县19个乡镇其中16个就是血吸虫的重疫区,粪检平均感染率近15%,而南矶乡达到了61%。当年防治血吸虫初期的调查显示,新建县阳性钉螺面积有32万多亩。
在80年代以前新建县的血防工作和其它地方一样,都是以灭螺为主。采访中,原新建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站长向景荣告诉记者: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当时新建县发现了两个行之有效的灭螺方法。一个是围湖造田、一个是药物灭螺,通过使用吨五氯酚钠对5万多亩有螺草洲进行消杀,把新建蠡湖以内的钉螺基本都消灭,使疫情危机得到有效缓解。
通过一代代血防人的艰辛努力,南矶岛上的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过去的70%下降控制在1%以内,岛上人均寿命由过去的不到50岁,提高到现在的70多岁。我们也希望在一代又一代血防人不懈的努力下,使南矶乡成为鄱阳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装点秀美江西!
今晚18:00《天天健康》栏目特别策划:《“送瘟神”见证者》(八):相伴“瘟神”迎新生和《血防人走进直播间》系列节目: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下),敬请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