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鹅口疮治疗的误区

婴幼儿鹅口疮的治疗误区

最近接到了很多鹅口疮患儿妈妈、爸爸的咨询,说孩子鹅口疮,去医院看了,回来就让用制霉素、鱼肝油或小苏打水,但用完之后,马上就好,药一停,马上复发。

一、鹅口疮是什么疾病?

西医观点:

鹅口疮是新生儿和小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白色念球菌感染多见。

中医观点:

中医古书《外科正宗》记载:鹅口疮,皆因心脾二经胎热上攻,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内经》讲“脾气通于口,心开窍于舌”,所以是心和脾出了问题。中医认为鹅口疮急性期属于心火或脾热(夹湿浊),后期属于气阴两虚。而中医重点辨识其为心火,还是脾热夹湿浊,还是气阴两虚。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器官移植、导管插管、放疗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出现,鹅口疮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现代医学:

白色念球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妇女阴道等部位,白色念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当营养不良造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受到抑制的时候则可以发病。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的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造成人体内菌群失衡,白色念球菌增多,引起发病,以上属于内源性感染。另外,比较多见的是外源性感染,由机体直接接触而引发的。例如常见的鹅口疮。在出生不久的新生儿感染鹅口疮可能与产道分娩时接触产道念球菌感染所致。但是大多数新生儿或小婴儿主要是接触了污染的食具、包括护理人员或喂奶者不清洁的操作和手指污染、妈妈乳头不洁、孩子啃咬不清洁的物品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鹅口疮的发生或者反复感染迁延不愈。

刚出生的新生儿消化道有极少的细菌,出生后细菌很快从口、鼻和肛门侵入,到生后3、4天接近高峰。细菌主要是集中在结肠和直肠中。肠道的细菌含有各种酶,可以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合成维生素K和B。这些细菌包括益生菌和致病菌。一般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主要是益生菌占优势。肠道细菌的种类在一定程度上也与食物的成分有关,例如母乳喂养儿,由于母乳中含有双歧因子,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而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等属于条件致病菌,平时不发病,但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有可能成为致病菌。

鹅口疮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或小婴儿的口腔的两颊黏膜、唇、舌面,上颚、牙龈等。严重者可以累及咽喉部。

鹅口疮是一种白色的乳凝块状物,类似奶凝块,不易剥去,如果强行剥去则局部黏膜出现潮红、可以渗血。孩子患鹅口疮一般没有疼痛感,也不流口水、不影响吃奶。但是当孩子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开始向下蔓延,造成咽喉部、食道、肠道、气管或者肺部感染,出现呕吐、呛奶、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等表现。极个别的可以侵入血液而发生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

二、鹅口疮治疗误区

如今,一旦孩子出现鹅口疮,医院,统一治疗方法就是制霉菌素片、鱼肝油、碳酸氢钠。

这种治疗方案,对一些外源性感染是有效的,如: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以上这些情况导致的鹅口疮,主要杀灭霉菌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制霉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杀灭;民间传承百年的秘方中草药,庆江红草,同样可以杀灭,抹药2-4即可实现治愈的目的。

但是,因其他原因导致的鹅口疮,即为内源性感染,如心脾火热、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产道感染、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低下导致的鹅口疮,则不能仅仅用制霉素或庆江红草外用药治疗,需要配合去火中药口服调理、营养供给、含双歧杆菌含量高的益生菌调理肠胃等手段,进行标本兼治。

所以对于鹅口疮的处理、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质,如母乳中的主导蛋白质α-乳清蛋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不但可以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在大肠中定殖,还能继续繁殖起来。更何况母乳中还含有双歧因子、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性lgA抗体、乳铁蛋白、溶菌酶……。

如果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或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造成的鹅口疮,就需要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增加机体抵抗力,不要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剂药物。

对于因接触不洁食具造成的鹅口疮,孩子所用的一切物品、包括食具都要进行清洁消毒。同时护理人员必须注意自身的清洁和、尤其是护理孩子前要洗干净双手。

一些严重反复感染的患儿主要是因为内热没有降下来、某个感染途径清洁没有做好、也有可能就是孩子本身存在着免疫缺陷,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衡的情况,可以使用益生菌辅助。但是仍以抗感染为主,益生菌只能辅佐。目前没有报道说单纯使用益生菌可以治疗鹅口疮。

对于妈妈乳房的清洁,不建议使用香皂等洗浴物品,每次孩子吃完奶后挤出几滴乳汁涂抹在乳头上,待其干燥即可,孩子吃奶前用清水擦拭后就可以让孩子吃奶了。

人工喂养的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具等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虽然奶瓶等食具清洗干净,放置干燥,仍然会有一些细菌存活存在着致病的可能,因此必须采取水煮或蒸的消毒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的《如何冲调婴儿配方乳品让您在家里用奶瓶喂哺》文件,在“清洁、消毒和存放”一节明确指出:婴儿配方乳粉并非完全无菌。它可能含有会导致婴儿发生严重疾病的细菌。正确地冲调和保存婴儿配方乳粉,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在使用前对所有用于喂哺及冲调乳粉的工具(例如,奶瓶、奶嘴和瓶盖)进行彻底地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对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杀灭喂哺时滋生的致病菌,防止婴儿患病。

清洁:第一步,用香皂和水清洗双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第二步,在热肥皂水中彻底清洗所有喂哺和冲调工具。使用干净的瓶刷和奶嘴刷擦洗瓶子和奶嘴内外,确保清除各个死角残留的奶液。第三步,在干净的水中彻底冲洗。

消毒:使用市面上的消毒器(遵照厂商的说明),或者在锅中用沸水滚煮。对清洁后的工具进行消毒。第一步,在大锅中注水。第二步,将清洗后的喂哺和冲调工具放入水中。确保工具完全没入水中,内部没有残存的气泡。第三步,盖上锅盖,煮至沸腾,注意水不能烧干。第四步,在您需要使用喂哺工具时再打开锅盖。

存放:清洗并擦干双手,然后接触消过毒的工具。建议您使用消过毒的镊子来处理这些工具。如果您要提前从消毒器中取出冲调和喂哺工具,请将它们放在干净的地方并盖好。当您提前从消毒器中取出奶瓶时,请切记把奶瓶全部组装好。这可以防止瓶子内部,以及瓶嘴的内外再次受到污染。

我是李战争,借助家传百年的庆江红草系列中草药,致力于发展中医事业。

其他文章,请阅读:

1、庆江红草中草药事业荣誉出品——冬季防病治病十字秘籍

2、中医帮你养孩子——帮助孩子变得更聪明

3、中医教你养孩子——帮助孩子长个篇

4、烫伤后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

5、牙痛常见原因汇总

6、看到这一个个的用户从庆江红草受益,心里既高兴又倍感责任重大(部分案例摘编)

7、庆江红草口腔溃疡秘方药治疗案例纪实第十二:疼了一个多月了,百度上找到您,想试试您的药

8、宝宝得了红屁屁怎么办,今天小编为你支一招

9、社会虽然发展了,但老祖宗的好东西也不能随便丢了——庆江红草鸡蛋油功效及熬制方法

10、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老是反复,烦死了?看小编为你支的招

李战争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bz/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