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
面对血防新形势,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标准GB—(以下简称“新标准”),并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全国血防工作已从传播控制向传播阻断和消除迈进的崭新阶段。
那么,“新标准”有哪些核心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让小编来为你图解一下吧!
1新标准核心内容及指标2考核内容■在血吸虫病传播季节后,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考核评估工作。
■在被考核的行政村,对常住居民、当地最主要的家畜传染源、全部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进行钉螺的调查。
■查阅被考核行政村的疫情档案资料。
■达传播阻断的流行县,建立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3考核要求
人对90%以上6岁~65岁常住居民进行检查。血吸虫病的诊断按《血吸虫病诊断标准》WS-的规定执行。
家畜每种家畜至少检查头,不足头的全部检查。家畜血吸虫病的诊断按《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技术》的规定执行。
螺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调查法对全部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进行钉螺的调查。采用敲击法鉴别钉螺死活,对活螺(至少解剖只活螺,不足只的全部解剖)采用压碎镜检法观察钉螺的血吸虫感染情况。
监测体系★县、乡(镇)有专人负责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血吸虫病突发疫情;
★县级专业防治机构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血吸虫病检测技术的人员;
★有以村为单位的血吸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档案资料;
★制定传播阻断后监测方案并实施监测巩固措施。
疫情档案资料:
审核是否出现血吸虫病病人、病畜,急性血吸虫病病人及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是指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包括确诊病例和临床病例)≧10例,或被考核行政村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发生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
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县、乡(镇)有专人负责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血吸虫病突发疫情;
▲县级专业防治机构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血吸虫病检测技术的人员;
▲有以村为单位的血吸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档案资料;
▲制定传播阻断后监测方案并实施监测巩固措施。
4新标准的作用★科学指导了“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与技术的实施方向
血防模式从原来的“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疫情指标从“量变”向“质变”转变。
★明确了消除阶段监测工作的重点方向
要求建立起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明确了不同防治阶段的技术指标
▲将原标准中的“消灭阶段”修改为“消除阶段”;
▲传播阻断阶段,指标“连续2年查不到钉螺”修改为“连续5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
▲传播阻断阶段,增加了“以县为单位,建立和健全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的要求;对血吸虫病监测体系提出了包括能力、队伍、档案及监测巩固措施的要求,为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国消除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消除阶段,新增了“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性钉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