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三因方》、《汤头歌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说起慢性咽炎,它所带来的咽喉异物感实在令人难以承受。咳,咳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症状严重的时候,患者连食欲都受影响,甚至吃一点东西就有呕吐感。这样的病,该怎么清除?
今天在这里,我们想为你介绍一个老方法,对于这种慢性咽炎比较有效。准备制半夏15克,姜制厚朴9克,茯苓12克,紫苏叶6克,药物剪碎之后加入三片生姜和两枚大枣,水煎服即可。每日一剂。服用前,请遵中医师当面辩证指导。
这个办法有什么根据?其实,它源于中医名方四七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方》和《汤头歌诀》都对此方有所收录。这个办法治疗慢性咽炎,基于祖国传统医学对此类疾病的深刻认识。慢性咽炎的起因是什么?古代中医没有化验技术,更没有显微技术,但是医家却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七情致病”的理念。所谓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古人认为,七情太过,容易引发气郁。气郁日久,就会“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
其实,古人的这一推论,和现代人咽炎高发的现象有契合之处。列位看官,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周围有慢性咽炎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心思细腻、身负重任、追求完美、做事认真、精益求精。这样的一种个性和生活态度,是最容易引起七情气郁的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咽炎实际上是一种身心疾病,十个老咽炎,九个愁出来!
那么,上面这个方法为什么可以改善症状呢?原因很简单。半夏降逆、和胃。厚朴下气除满。两者要达到的是化痰散结的目的。这是改善咽喉不适的第一步,也是最直接的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顾及生痰之源,因此用茯苓来健脾除湿。既然是七情致病,我们少不了宽中解郁,所以用芳香疏散的紫苏叶、辛散化痰的生姜以及健脾养血的大枣。上述药物轻灵宣散,化痰除满,除湿解郁,对于改善气郁生痰所致的各类疾病都有好处,慢性咽炎就在其中。
此方虽好,我们在服用前还是要经过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以免药不对症、适得其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