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人类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在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消瘦乏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严重危及生命。
哪些地区是血吸虫病的主要流行地区?
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目前主要流行于洞庭湖、鄱阳湖和长江中下游及周边地区,主要涉及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等省。
血吸虫病常见感染途径是什么?
人人均可能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如耕耘、插秧、捕鱼、在河、湖水中淘米、洗衣以及旅游、游泳等。
与病人共同生活不会传播血吸虫病。
怎么知道自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凡是生活在血吸虫病疫区或到过疫区的人,如果接触过疫水,都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当自身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时,就应警惕自己是否得了血吸虫病。当你怀疑自己感染了血吸虫时,应该立即就医。通过血液等系统检查,就可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血吸虫病。
如何预防感染血吸虫?
不要接触疫水,不要到有钉螺或有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池塘、水渠里中玩耍、游泳、捞鱼虾、洗衣、洗菜等。
种植农作物、打草、养鱼等,在下水前涂擦血防专用防护药品,或者穿高统胶鞋、戴手套、穿长衣长裤。
病人和病畜都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家畜尽量圈养即使放牧也要在无螺地区。
保证饮用水安全。
管理好粪便,一是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二是杀灭粪便中的血吸虫卵。
什么是钉螺?
钉螺:栖息于淡水水域但水陆两栖。个体小、壳高约10毫米、宽3-4毫米。外形成尖圆锥形。壳面光滑或有粗、细纵肋。壳口呈卵圆形,外唇背侧有隆起唇嵴或无。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供稿:刘卿
编辑:黄志雄
审核:陆高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