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如果自己找药治病,是否要判无证行医?
据相关媒体5月28日报道,一网友家的狗被车撞伤后,竟然自己上山找草吃,并且每天准时准点去,吃的都是同一种草。
网友有些好奇,拍照搜了一下,发现狗子吃的名叫大叶千斤拔,具有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能够用来治疗腰肌劳损。
这一发现,激起了网友的踊跃评论,纷纷发表自家狗子的“行医”经历,有的网友则认为,狗子是乱吃的,刚好碰到这种草药罢了。
狗子吃草药,只是误打误撞,还是真的懂医术?它们的医术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动物界的神医如果说狗子吃草是偶然现象,那放眼大自然,有很多动物都会用草药治病,并且世代相传。
最常见的,就是在受伤后,吃草药来自疗,比如熊、鹿、大猿等都有这项技能。
使用普遍活血强筋的药还不算什么,有的蜥蜴被毒蛇咬后,甚至能对症下药,专门刨出一些植物的根系食用,以此抵抗蛇毒。
除了治伤外,一些动物还能通过草药来驱赶寄生虫,比如生活在埃塞尔比亚的狒狒,会使用某种植物叶片来治疗血吸虫病。
一些黑猩猩,会食用长满毛刺的叶子,来驱赶肠道里的寄生虫。
有的动物杀菌不光用植物,还会使用自然界的其他事物,比如金刚鹦鹉,就会通过吃下泥土,来杀灭肠道细菌。
如果这些只是简单的医药入门,一些动物利用草药来帮助繁殖后代,算是登堂入室了。
在巴西生活着一种罕见的绒毛蛛猴,其中的雌性个体,能够通过食用一些植物来提高生殖能力。
在马达加斯加的另外名为狐猴的猴子,在怀孕后,会吃一些望子果或无花果树的皮和叶,用以促进产奶,杀灭寄生虫,提高分娩成功率。
生活在肯尼亚的大象,同样会在怀孕后吃某种树叶,进行催产。
光用嘴吃草药还不能证明其“医术”的话,那下面几种动物,已经开发出了新的用药方法。
其一就是外敷,在美洲生活的一种长臂猿,会在受伤后,用嘴嚼烂一些香树的叶子,然后敷在伤口上。
这种香树叶子在当地印度安人眼中也是宝,因其具有消炎的功效,常被他们用来治疗伤口,用法也是外敷。
在乌兹别克斯坦,更是有一群神奇的动物,它们在受伤后,会跑到一个山洞里,将自己的伤口往洞壁上蹭。
原来这些石壁上有一种粘稠的液体,当地人叫做“山泪”,动物们就是用“山泪”来治疗伤口。
后来科学家专门研究了这种“山泪”,发现里面有30多种微量元素,对伤口愈合有奇效。
除此之外,一些动物还会用昆虫入药。
如在森林里的一些红蚁,它们能够产生大量的蚁酸,并且能喷射20厘米远,用以攻击敌人。
一些鸟类对此并不害怕,反而会故意激怒它们,令其喷射蚁酸,之后只管张开翅膀,让这些蚁酸淋在身上,借以杀灭寄生虫。
医术的产生动物的这些“医术”,当然不是到学校进修得来的,主流观点认为,它们可能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慢慢从中领悟的。
毕竟这么长的时间,有的猴子都进化成了聪明的人类,其他动物进化出“医术”不足为奇。
由此可以推断,在曾经的某天,一只猴子被寄生虫咬得腹痛难忍,这时它胡乱地吃下一种草药,结果寄生虫被杀死,肚子也不疼了。
于是它记住了这种草药的作用,以后肚子再疼,就会寻找这种草药。察觉到同类出现同样症状以后,它也不吝将这种经验传授。
如此相互学习,代代相传,这只猴子的后代们,都知道了这种植物能够治疗腹痛。
其他动物的“医药学理论”,也多半像这样得来的。
但这样的猜测并不适合所有动物,比如一些没有一丁点智慧,全靠本能活着的动物,就无法总结并传授经验。
于是又有了新的理论——基因突变。
某天,某只猴子吃下了从没有吃过的草,结果获得有益身体健康的物质,活得比其他猴子久。
于是短命的猴子被淘汰,这种健康的猴子优良的基因传给了后代,猴子猴孙们继承这种基因,以后就不会过多考虑,而是本能找这种草药来吃。
其实这样的理论,更适合在昆虫界,因为昆虫符合头脑简单,只靠本能生活的限定条件,并且繁殖速度快,更容易发生基因变异。
比如,一种会在马利筋属植物上产卵,以此来对抗寄生虫的黑脉金斑蝶。
透彻研究过这种生物的雅各布斯·德鲁德教授表示,这种蝴蝶非常容易受到寄生虫感染,导致腹部出现小孔,体液流失,让它们很不舒服。
于是,它们通过对植物气味的反应,来找到有助于铲除寄生虫的植物,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它所发生的生理改变下,本能地进行的。
也就是说,它们感觉到疼,不用想该怎么缓解疼痛,而是在遗传基因控制下,像触发开关一般,一疼就吃某种特定气味的植物。
简单说来,动物的这些医药知识,是由遗传以及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聪明的动物偏向于学习前辈经验,非智慧生物则是基因传承。
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十几百万年,也可能就短短的几百年,比如麻雀和鹦鹉等鸟类,它们会捡人类丢弃的烟头,用里面的尼古丁来清除鸟巢中的螨虫。
香烟的历史也就一百多年,可见,有的动物可比我们想象要聪明得多。
动物生药学的应用动物这种自疗行为,其实人们很早就已经观察并利用,如今已演化成了专门学科——动物生药学。
最早关于动物自疗行为记载的文献,应该是亚里士多德所写的《动物史》,这些多年前的文字,像人们展示了诸如狗吃草的药疗行为,并给出解释,狗吃草可能为了清洁和驱虫。
同样距我们多年的自然历史学家普林尼,指出了动物对人类医学的贡献。
他认为,一些受伤的雄鹿,会食用白鲜草来治疗,白鲜草具有防腐、抗炎、凝血等作用,古人们用这种草药治疗箭伤,就是受鹿的启发。
不过,亚里士多德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古人用白鲜草治疗箭上,应该是受到野山羊启发。
无论是那种观点,都说明了人类使用白鲜草,不是自己发现的,而是效仿其他动物。
如今我们翻开中医,其中有很多草药都是先人从动物身上习得的经验,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但他也不是见草就吃,总该观察其他动物,然后有选择性地吃。
如今民间的流传偏方,问起药理,可能无人答出,但他们知道这能治病,这也多半是向动物身上学的。
特别是在巫医盛行的地方,从医者往往没有专业理论,却能治病救人,也多“拜师”于自然界的动物们。
到了现在,我们仍能从动物身上发现许多新药。
前面所说的黑脉金斑蝶,研究人员在实验时,发现了它们能有效利用马利筋分泌强心甾,来消灭寄生虫,从而留意到了强心甾。
如今强心甾已经是临床治理常用的强心剂,能有效缓解了病人疼痛,并且可以辅助治疗哮喘。
除了从动物身上发现可以利用的药外,人类还能利用动物生药学原理,反过来对生病的动物进行治疗。
比如一些牧场会有意喂给绵羊一些含有单宁酸的植物,目的是帮助它们杀死体内的寄生虫,都是从绵羊平时的吃草习惯得来的经验。
一些兽医在治疗生病的狗或其他家畜时,也会将它们放到野外,让它们自己找到合适的草药自疗。
可能有人觉得,动物找药自救就够离谱,人类向它们学习,更是离谱到家。
但仔细想想,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现在样样精通才多少年,其实很多动物的经验是我们没有的。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