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襄阳高分通过血吸虫病消除达标现场技

近日,我市血吸虫病疫区南漳县、谷城县、襄城区三地高分通过省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血吸虫病消除达标现场技术考核验收,标志着我市全面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千百年来危害群众健康的血吸虫病在襄阳已成为历史。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晚期血吸虫病人会出现极度消瘦、严重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症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直至死亡。上世纪50年代以前,血吸虫病在我市流行于谷城、南漳、襄城三地,疫区涉及7个乡、42个村。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广大疾控人不懈奋斗,因地制宜制定防控方案,采取健康教育、药物灭螺、传染源管理、沟渠硬化、水田改旱地等系列综合措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和蔓延。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近年来,我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强化监测、联防联控、共建共享,夺取消除血吸虫病最后的伟大胜利。

一是积极查病治病,每年对疫区群众进行全面的人群查病,筛检2万余人次;

二是指导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疾控机构每年对有螺地带实施药物灭螺,灭螺面积均在15万㎡以上,累计平整低洼土地30万亩,建设抑螺林2.5万亩,新修和维护沟渠6万米,水田改旱田2千亩,水旱轮作余亩,疫区严格执行有钉螺地带禁牧措施,彻底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三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疫区群众防病能力,血防知识宣教课程覆盖疫区全部中小学校,疾控机构多方筹资余万元对5个血防站实施升级改造,新建血防宣教室5间,每年在疫区发放宣传画、宣传单2万余张,疫区6周岁以上居民血吸虫病防治宣教覆盖率达95%以上。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经过长期努力,我市已没有晚期血吸虫病人,连续多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和新感染病人。日前,经省专家组评估,南漳县、谷城县、襄城区三地均已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我市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十年送瘟神”任务目标。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您了解多少?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接触疫水1-2天后,在接触疫水部位出现点状丘疹,奇痒,3-8周后(平均为40天)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慢性血吸虫病有腹泻或下痢,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有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样便。晚期血吸虫病指因多次感染或未经及时治疗,造成肝脏硬化,病人大多腹大如鼓,民间称做“大肚子病”。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域之一的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看到这一消息,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送瘟神》。

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体内的肠系膜静脉内。成虫产出的虫卵大部分随血流进入肝脏,造成肝损害,另一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漂浮在水面,人畜一旦接触疫水,仅需10秒钟,就经皮肤钻入体内,发育为成虫。

预防血吸虫感染,要避免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不要到有钉螺的江、河、湖滩游泳、戏水,如因生产需要在涉水前做好人人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水体。凡到过血吸虫病防区的人,只要接触过疫水,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等症状时,都应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血和粪便检查。诊断明确后,可用吡喹酮进行治疗。

小编总结

虽然瘟神送走了,我们要继续加强消除后的血吸虫病的监测工作,巩固血防成果,防止外来源,为推进健康襄阳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襄阳市卫生计生委、襄阳疾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