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谨防血吸虫病

特别提醒:

进入汛期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我辖区内沦河、汉北河、府河段河水上涨迅速,多处有螺地带和易感区域被洪水淹没。

因此,东西湖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做好抗洪防汛减灾救灾工作的同时,还需做好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和抗洪抢险人员身体健康,东西湖区疾控中心血地科联合辖区内10家街道卫生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宣传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和抗洪抢险人员身体健康。

加强培训、点位巡查

在区卫健局血防办和中心的领导下,血地科迅速组织辖区内卫生院进行急感防控培训,并协同各卫生院对沦河、汉北河和府河河段(6个点位)进行了巡查,同时对防汛人员开展血防知识宣传

设置警示牌

在有钉螺的环境血防卫士们都会插上或者安置警示牌,提醒附近生活的居民不要在此取水或下水。

投掷灭螺药

对可能存在风险的有螺环境投掷了“杀螺胺”等药物,杀灭尾蚴,降低防汛人员的感染风险。

对驻地的抗洪守堤武警官兵知识培训

7月14日上午由疾控中心副书记邓春发带队,对走马岭辖区内武警驻地的抗洪守堤武警官兵进行了血防知识讲座,并发放了宣传折页、宣传品折扇及防护用品“防蚴灵”

那么血吸虫病到底是什么病?

会传染吗?

对身体健康影响大吗?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

血吸虫病是什么病?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感染血吸虫会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人们称它为“瘟神”。

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云南省,但在上述范围内并非普遍流行血吸虫病,各省有一定的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毛主席专门为消除血吸虫写过诗词)

人是如何感染血吸虫的?

接触疫水是感染血吸虫病的唯一途径。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疫水。一旦与疫水接触,即使马上离开,粘附在皮肤上的尾蚴仍可进入体内。尾蚴最快10秒钟即可钻入皮肤,只要皮肤上有一层没擦干的水膜就能钻进皮肤。因此,人在疫水中停留时间再短,也有被感染的危险。除皮肤外,也可经眼结膜、口腔、鼻粘膜侵入。

人人都可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感染的程度就越严重。

一年四季,人体接触疫水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以春夏感染机会最多。

得了血吸虫病怎么办?有哪些危害?

在接触疫水后一个月左右,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千万别当成普通感冒,而耽误了治疗时间;要主动到当地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或咨询。

如果确认感染,血防机构可免费提供吡喹酮治疗;此药毒性低、疗效好,服用方便。

如果患者体内有血吸虫存在,不及时治疗,将体内血吸虫杀死,血吸虫就会在体内不断地产卵,使病情恶化;严重的会转为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导致肝硬化、腹水,不但危害身体健康,还影响工作、学习等;

感染血吸虫的患者到处活动时,将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有螺环境或水域,粪便中的虫卵孵出毛蚴就会感染钉螺,使有螺环境出现感染性钉螺。这样不仅会使自己被反复感染,同时还有可能感染别人和家畜,并使流行区疫情扩大或加重。

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1

避免接触疫水

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

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2

积极消灭钉螺

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消灭钉螺,一是药物杀灭;二是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有螺旧沟。

3

积极检查治疗血吸虫

知道自己是否患血吸虫病,应积极接受血吸虫病检查。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检查,成人在住家所在地接受防疫人员上门检查。目前,检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粪便沉孵检查、皮内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环卵试验等。

(声明:公益科普号,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侵删!)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5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