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等致癌物质的职业人员,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印刷等,可出现较高的膀胱肿瘤发生率。
2吸烟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4倍。
3膀胱慢性感染与异物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也会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如膀胱结石、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炎、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均容易引发膀胱癌。
4近年来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食物中或由肠道菌作用产生的亚硝酸盐等也可诱发膀胱癌。
诊断膀胱癌发病年龄多为50岁~70岁,男女比例约4∶1。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可自行减轻或停止,出血量多少与肿瘤大小、数目及恶性程度并不一致。尿频、尿急、尿痛亦是常见的症状,多为膀胱肿瘤的晚期表现,常因肿瘤坏死、溃疡或并发感染所致。有时尿内混有“腐肉”样坏死组织排出;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肿瘤可梗阻膀胱出口,造成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浸润癌晚期,在下腹部可触及坚硬肿块。广泛浸润盆腔或转移时,出现腰骶部疼痛,肿瘤浸润至输尿管可导致肾积水、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贫血、体重下降、衰弱等症状。辅助检查:尿液检查在新鲜尿液中,易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故尿细胞学检查可作为血尿的初步筛选。
影像学检查超声简便易行,可作为患者的最初筛选。静脉尿路造影(IVU)对较大的肿瘤可显示为充盈缺损,并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以及膀胱肿瘤对上尿路的影响。CT和MRI(磁共振成像)可以发现肿瘤浸润膀胱壁深度、局部转移肿大的淋巴结以及内脏转移的情况。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了解有无骨转移。
膀胱镜检查是易患膀胱癌年龄范围出现血尿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有蒂或广基,初步估计基底部浸润程度等。同时发现异常部位可活检,随后通过病理来确诊膀胱癌。
膀胱双合诊可了解肿瘤大小、浸润的范围、深度以及与盆壁的关系。
介入治疗膀胱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并结合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晚期膀胱癌,患者多数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手术。20世纪70年代,国外专家首先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膀胱癌取得较好效果。因此,运用介入的方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对于不愿或不宜手术治疗的晚期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膀胱癌患者及部分术前的膀胱癌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并发的大出血,效果显著。经导管动脉化疗治疗膀胱癌的优点是区域化疗,药物浓聚于膀胱组织,使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升高,疗效明显优于静脉化疗且副作用较小,但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介入术后并发症膀胱动脉造影栓塞术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发热、腹部疼痛、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等非特异症状群,称其为栓塞后综合征。症状可持续5天~7天,因肿瘤组织坏死反应、无菌炎症所致。化疗栓塞前后预防感染,深呼吸锻炼及术后的一般对症治疗即可缓解症状。此外因术中化疗药物的运用,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因个人体质及化疗药物种类的不同,每个人的术后反应是不一样的,当出现副作用时可给予药物对症支持处理。(本文刊载于医药卫生报第八十二期)好文推荐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