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年,医院,为政府自收自治的公立非营利性机构,位于江岸区的东北边城乡结合部。辖区范围11.5平方公里,常住户籍人口6.5万人左右,流动人口接近3万。业务用房面积余平方,目前在职员工有人,其中专业医疗技术人员95人,中级41人,副高5人。辖区属于城乡结合部,人口特点以郊区居民为主,附近属于老旧社区,有10个社区居委会。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门诊量为12万左右,年住院病人人次左右。中心有病床99张,血吸虫专科病床张,目前病床使用率是90%。住院情况以血吸虫感染患者居多,综合病房以收治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科室包括14个临床及医技科室,中心的设备经历提档升级后,目前拥有CT、彩超、电子乙状结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中医多功能康复设备。为此,中国全科医学网特别采访了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润泉。
01中医特色专科创建
中心中医特色专科创建,历经提档升级、国医堂、以及中医康复病区几个层面的发展。目前中医科有医生5人,其中2人为中医研究生,一位名老中医,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常年在中心协助工作。医院签订中医协作联盟单位,包括科研、医疗服务方面,医院的专业优势带动中心中医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医“治未病”和康复体系的建设。目前中心中医科有病床30张,能够熟练开展的中医诊疗技术达十余种。从最开始仅有1-2位医生的中医门诊医疗,渐渐发展至如今的中医康复门诊、康复住院一体化,中心中医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院的技术指导下,中心在“治未病”及“内病外治”方面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特别是每年传统的“冬病夏治”,中心从最开始的几十位患者发展至今,每次均有三百余位患者参与。中心的发展离不开每位辛苦付出的医务人员,因此中心切合中医科的特点,合理制定绩效方案,鼓励中医科及各医务人员留在基层。不仅是业务收入,中心在科研学习方面也有相应的倾斜政策,真正做到让人才心甘情愿留下来。中心从小平台逐渐发展为健康专业的大平台,医务人员还能医院知名老中医“传帮带”的机遇,在专家的指导下,全面展开各项业务,留住中医人才。医院的中医医疗协作,医院每年外派2-3位规培的中医研究生或本科生到中心,形成紧密互动;另一方面,中心的医务人员能够免费且不限医院进修,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中心中医科的业务量、门诊量都有大幅提升。中心所辖十个社区中,有残疾康复人员六百余人,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对中心同样重要,中心还为康复后的残疾人员提供后续指导及上门服务,这项业务的开展带动中心公共卫生科的发展。中心由原本的“坐堂行医”,转变为门诊和上门服务轮替制度,即每周一、三、五在中心开展诊疗服务,二、四、六定点到社区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指导,上述服务模式是中心近两年的工作亮点,得到社区街道和卫健部门的认可。只要群众有需要,中心会继续扎实中医适宜技术、留住人才,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建立有口皆碑的中医品牌。02血吸虫病专科创建
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改制后的社区单位,中心的前身是武汉市医院,医院历史悠久,自年开始,从治疗到康复,服务了几代慢性血吸虫病人。虽然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级医疗机构,但是承担了整个武汉市慢性血吸虫病人和工伤血吸虫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在防治血吸虫病方面不断精益求精,中心治疗血吸虫病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现阶段,中心在血吸虫病灶的治疗上,新加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如中药和敷贴,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量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得以治愈。对血吸虫病,需要防治结合,中心为武汉市血防工作也做出了贡献,特别是随着武汉市加大血吸虫病的防治力度,使武汉市已经达到了慢性血吸虫病的阻挡标准,血吸病患者逐渐减少已成为趋势。中心还在血吸虫病专科的基础上,向肝病和消化疾病延伸发展,医院进行合作,即中心血吸虫专科医院建立院科协助关系。中心的专科医疗方向也从血吸虫肝病,转向其他肝病如肝炎、酒精性肝炎、乙肝,以及消化系统疾病,以寻求突破。医院的科研技术力量,中心将肝病和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作为专科延伸发展的方向。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培养专业医疗人员、全面发展诊疗技术,在血吸虫病防治、肝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03发展规划与工作思路
中心属于城乡结合的医疗机构,规划医院,为预防再次出现疫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有望医院,预计病床张。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通过分院的方式进行深度合作,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中心的公共卫生发展。医院建成后是快速发展时期,中心将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同时依托紧密型医联体的优势,达成深度合作,建设更大平台,互利共赢。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医院建立协作联盟、紧密型医联体方式,提升医务人员能力水平,带动自身科室发展,转变专科服务模式,探寻专科延伸发展之路线,将人才留在基层,将首诊留在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本文编辑:杨逸)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中国全科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