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陆广莘,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中医理论学家、临床家。师出中医的他为何中途学西医?又是为什么最终回归中医?学贯中西的他又如何看待中西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01
—
爱国卫生运动
一直以来,关于中医废存的问题变成了一百年的话题。其实到了最近几年中国各个层面的领导人,才提出来要大力发扬中医。但是背后为什么大家一直会觉得说中医和西医之间有一种矛盾呢,其背后又反映出了有趣的文化冲突呢?
陆老一直说他关心的是问题。作为一个国医大师,以前又是研究西医的,做了那么多年西医的医生,现在又在研究中医(最初也是研究中医)。对于当前的问题来说,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如果要对当前中国的医疗问题提个问题的话,想问什么问题?
陆广莘说年就参加了血吸虫病的防治。因为那时候西医没有多少人,很多预防工作,爱国卫生运动,都是中医参加的。就是在年年的时候有一个爱国卫生运动,大家都是很积极参加的。在想象中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很热情,看到那个刚刚解放的新中国热情满满的情景。
所谓爱国卫生运动,是针对美国在 中的细菌战,用细菌来杀灭中国人。所以新中国动员全国人民,全民动员起来,搞爱国卫生运动。一听到这个运动名字一直以为爱国卫生运动就是一个像现在的学雷锋那么的运动。原来它背后有这么深刻的、政治的因素。
中国的科学家比如说大连医学院的卫希教授,以英国的皇家协会的会员的身份签发考察的结果,证明是他们美国人在用飞机投寄生有细菌、病毒的昆虫。那国内怎么办,那就发动全体老百姓从事一个爱国卫生运动。那时候中医医生首先就参加了,因为当时没有多少学习西医的。当时全国的西医大概不到4万而中医有60万。然而现在的中医医生大概只有30万人。
在当时的情形下,中国民间就医事情上来说状况如何?那个时候国家发现了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南方有一亿多人感染了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后来变成大肚子了,肝硬变腹水了,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譬如说有一个村青浦县的任屯村,那么基本上就类似于绝户了,死到没人了,引起了中央的重视。
所以陆老在年就参加血吸虫病的防治,当时用什么办法来对抗血吸虫病呢?杀虫的话就用锑,“金”字旁一个弟弟的“弟”,锑一种金属,用这个药物来杀死血吸虫的,这是西医的方法。
那中医用什么方法呢?当时打针也是中医,管病房也是中医,因为当时西医没有多少人。所以当时就是西医学院的办班,中医听课,中医就参加到这个工作里面去。换句话来说,当时是用西医的方法,而是一帮中医的人做这个事。但是就发现腹水的病人,就不能用锑剂了,得用中医方法上去了,中医治疗是草药,吃草药汤剂等,这个大概是第一次中西医的合作。
当时这个血吸虫病,跟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应该没关系。可能那时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这个血吸虫从病源学的考察,它叫日本血吸虫。是不是日本传过来的?那么现在看来呢,不能这样说。那时候为什么觉得血吸虫病,这个蔓延全国的血吸虫病,可能也和日本帝国主义有关呢?
从病源学考察,命名叫做日本血吸虫,是日本科学家首先发现的,所以命名为日本血吸虫,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日本人把这个虫子传过来的。但是当时很多人这么认为,当时我们是幼稚的时候,觉得好像是。但是实际上是个命名的问题,是一种学科分类方法而已。在防御和爱国卫生运动中间,中医需要学习现代的防御技术,那防御技术里边有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
这是说这个病(比如)疟疾,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
02
—
中医治好病
接下来自然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这病原体才能确诊,只有消灭病原体才能消灭疾病,这样子很科学。西医的整体治疗疾病思路是这样子,但是问题又来了。
中医治疗麻疹,小儿麻疹没有抗病毒,中医治疗乙脑也没有抗病毒,中医治疗天花也没有抗病毒等等,一直到非典型性肺炎,中医也没有去抗病毒,但是这么多病都给治好了!
这个很有意思了,总是说中医不科学,但是它却能治好病。这个却成为百年来中西医论证的一个大问题。
一百年前,首先从清华的四位国学大师中的一位梁启超,他提出一个百年的问题,就是“中医诚能愈病”,中医确实能治好很多疾病,“纵无人能语其愈病之理由于人”,这是文言文,也就是说中医没有人能够把治好病的道理和理由告诉大家,这就成为我们中医存废的百年争论的开始。中医存废的问题本身是中性的,按时间来说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还有谁?
还有那就是毛泽东。他年在湖南师范念书,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了讨论问题的时候他就发言:“中西医道,各有所长”。这么一个观念是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各有所长。中医讲“中言气脉”,中医讲气脉,血脉。西医讲实验。当年的毛泽东才20岁很少人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