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
通宵
......
这年头
谁身上没点“毛病”呢?
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
......
越来越多的癌症在向年轻人逼近
所以每年的体检是必不可少的!!
那问题来了
癌症早筛体检
应该怎么做呢?
肝癌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
早期肝癌比较难发现,主要的原因是肝癌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而且肝癌的发展进程很快。所以,部分肝癌病人往往要到了肿瘤较大或者肝功能受到损害、出现明显不适的时候,医院进行检查。
癌虽然可怕,但是,只要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其实大部分肿瘤早期治愈率可达80%以上!
肝癌早筛,
具体应该做哪些体检项目呢?
南方医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黄莹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当每年检查肝脏彩超、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有肝癌家族史、慢性肝炎、经常酗酒以及肝硬化者,每3~6个月做一次肝脏彩超、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
根据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发布的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任一人群为肝癌高危人群: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
?有肝癌家族史者;
?血吸虫、酒精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药物性肝损患者;
?遗传性代谢病患者,包括: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病、迟发性皮肤卟啉症、酪氨酸血症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
划重点
肝癌高危人群,3个月做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增强CT或MRI检查1次,可以有效排查早期肝癌。
如何早期发现其他癌症呢?
那么除了肝癌,
其他癌症应该如何筛查呢?
这里给大家奉上几种
常见癌症的筛查手段!
肺癌早筛:CT
进行肺癌早期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平扫是首选,同时完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这些人群要注意了!!!
?吸烟≥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长期被动吸烟者(二手烟);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者;
?有COPD或慢性非纤维化病史者
黄莹建议,以上人群每年都应该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才能根据检查结果划分癌症风险,从而制订复查方案。
结直肠癌早筛:肠镜
建议40岁以上健康人群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每年检查大便潜血FIT(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CEA、CA;有条件或不接受结肠镜者,建议进行肠癌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粪便)。
有高危风险者,如亲属有大肠癌史、进展性腺瘤、腺瘤性息肉综合征、致病突变携带者、Lynch综合征家系中携带致病突变者,结肠镜检查应增加频率至3~5年一次。
胃癌早筛:纤维胃镜
早期首次纤维胃镜筛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进行,结合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碳13)、胃肿瘤标志瘤(CEA、CA、CA)。
根据检查结果划分胃癌低、中、高风险,制订复查方案:
低风险者每三年一次;
中风险者每两年一次;
高风险者每年一次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列为高危因素:
慢性萎性胃炎胃溃疡;
残胃;
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乳腺癌早筛:超声、X线检查
一般不到40岁女性检查以超声检查为主,40岁以上女性需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相结合。40到45岁女性推荐每年一次检查;45岁到69岁一到两年检查一次。
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检查,除了一般人群检查方法,还可以应用乳腺核磁共振等新的影像学检查。
这些是高危人群!
?含有遗传乳腺癌风险基因(如BCA1/2);
?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
?曾患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
?接受过胸部放疗等
一头雾水?专家来帮你安排!
黄莹表示,癌症筛查是一种专业性、针对性强的体检方式,不能盲目进行。
现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已经推出个体化1(基础的必检项目)+X(个体化项目)体检。
到底需要做哪些项目
只要你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告诉了医生
他们会帮你做出专业推荐
给你一套适合你的体检搭配
这就是个体化体检!
通过检前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