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俗称“大肚子病”。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特征,患者常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腹胀腹泻等。而钉螺是传播血吸虫病唯一的中间宿主,它多滋生于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杂草丛生、潮湿荫蔽的灌溉沟或河边浅滩,可附着于水面各种漂浮物体上,每年春末夏初是钉螺产卵的高峰期,也是查螺灭螺的有利季节。
图为血吸虫病患者,本图片来自网络
为继续巩固本区消除血吸虫病成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健康上海行动-年》(沪健促委〔〕4号)文件精神,年3月起,宝山区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指导中心、宝山区疾控中心联合成立区级查螺队,组织开展了本区春季血防螺情监测工作。
01
我们在行动
●4月上旬,组建查螺队并开展培训。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区级查螺队确立宝山区杨行镇三汀沟村、陈巷村和杨东村为年全国无螺县监测点,确立罗泾镇和月浦镇盛桥社区为今年本区螺情监测镇(社区)。
●4月上中旬,开展镇、村自查。4月份,3个监测镇(杨行镇、罗泾镇和月浦镇盛桥)分别组织对本辖区内开展钉螺孳生环境实地检查河塘、沟渠等,计查螺框数,查螺总面积㎡,均未查见钉螺。
●4月底,组织区级查螺队开展检查。4月28日至30日,区爱卫指导中心、区疾控中心组织区级螺情监测质控小组,分别对罗泾镇牌楼村、潘桥村,月浦镇盛星村、沈家桥和杨行镇三汀沟村、陈巷村、杨东村进行现场检查,共检查环境8处(河塘),查螺面积㎡,查螺框数,均无查到钉螺。
02
地毯式查螺
宝山区查螺队深入河道、沟渠、湿地、田地和树林等钉螺宜生长繁殖的地方进行地毯式查螺工作,严防钉螺孳生,持续巩固我区血防成果。因为钉螺非常细小,颜色又和泥土接近,查螺工作严重考验着查螺人员的耐心和毅力,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体力、眼力和丰富的经验,更需一种敬业的精神!
03
接受市级质控
5月12-13日,市疾控中心组织一支12人专业查螺队伍,抽取本区杨行镇陈巷村和杨东村进行现场质控检查,未查见钉螺。通过现场资料查阅和实地检查,市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本区的螺情监测工作与血防巩固成果。
下阶段血防工作中,我区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落实保障;进一步强化联动,群防群控,深入推进;进一步精准施策,强化监测,不断巩固血吸虫消除成果,努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科普小课堂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钉螺是血吸虫病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病感染的根本措施,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习惯。
资料来源:宝山爱卫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