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反射查病方法的探讨

足反射查病可分为有痛诊断和无痛诊断两种,它的诊断结果属于模糊诊断或提示性诊断,是对菜一系统的某一器官总体功能的测定,不能明确指出菜一器官(如肝脏)得了什么病(如只能提示肝的状况不佳,但不能确定是甲肝、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血吸虫病、肝硬化或肝癌)。查病时要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及当前其它症状、营养状态、肝反射区压痛敏感程度及术者的手感等等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符合该病人实际的诊断。如要作出明确诊断,还是必须结合肝功能测定、血脂测定、B超或CT等临床检测手段才能最后确诊。

一、足反射查病前的准备

1.首先要选择一个温暖通风光线良好的环境,以便仔细观察。

2.医患双方都要有良好的心态,医者对病人怀着一片爱心,排除各种杂念,病人要对医生绝对信赖,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足部的按摩刺激,并要不时互相交流思想和体会。

3.查病前,我们主张不要用温盐水或各种脚浴液浸脚,以免掩盖病人双足的原有状态:如皮肤紫绀或苍白,皮肤的弹性和原有干湿温度。

4.病人体位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医生随时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也能让病人看到医生怎样为他查病。

二、足反射查病前对病人尤其是双足的观察

1.先对病人作总体观察,可从性别、年龄、步态、体位、健康状况等方面,获得一个初步的印象。

2.然后再看双足,有否下肢静脉曲张、疤痕、皮肤病、皮下瘀斑和颜色。并触摩病人双足感觉一下皮肤温度。通过上述观察,我们可了解到病人不少有用资料。如瘫痪病人的肢体、关节僵硬程度,血小板减少病人的皮下瘀斑,心、肾功能不良患者的下肢水肿,血液循环不良、脂肪代谢紊乱、血脂过高、血液中脂肪异源斑块增多导致病人的双足皮肤冰冷和颜色的苍白。要注意查看足底皮肤紫绀的分布,如足趾和前半部足底紫绀大多是心功能不良,如整个足底皮肤都紫绀大多是肺功能不良。还可看一看足底老茧多少和分布。如有肩周炎者在小趾下方骨突处有老茧,慢性鼻炎者在大拇趾内侧有条索状老茧,心肌损害病人在甲状腺反射区外侧有条索状高出皮肤表面的老茧等等。如果经过对心脏、肾上腺、额窦等反射区按摩后,足底前半部皮肤紫绀很快消失,则说明心功能不良。经过对肺与支气管反射区和对足底中部、足跟全部按摩后,紫绀才能消失的则为肺功能不良。

三、双足全套按摩查病时的点滴体会

1.心反射区:轻按即痛,凹陷深的总的是心功能不良,在年轻者大多数是心律不齐或病毒性心肌炎,年老的为心脏血供不良。如手感皮下有横形条索,则为冠状动脉硬化、根据条索大小、长短可推断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个别病人装了心脏起搏器,心反射区压痛不明显,而在右足底肝反射区上方有压痛。

2.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如只有压痛而无颗粒状手感,大多为肾虚。输尿管、膀胱反射区有压痛且有颗粒,则大多现在患有尿路感染:有颗粒而无压痛,则提示过去有尿路感染史:如输尿管反射区颗粒增多或较大,在颗粒或包块段压痛明显则提示为结石。如肾脏已摘除,则肾反射区凹陷明显。

3.额窦反射区:坚硬、压痛表示脑血管硬化,如大拇趾压痛明显且有颗粒,则头痛部位在头顶。第二、三趾压痛并有颗粒,在年轻者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在年老者为脑动脉硬化,部位在颡侧。如第四、五趾压痛且有颗粒则为颈椎肥大(椎动脉型)或慢性鼻炎。

4.甲状旁腺压痛明显可能提示缺钙,鉴别方法是以同一力度敲击内踝和甲状旁腺反射区,如甲状旁腺反射区痛重,则为缺钙,如内踝骨痛重为不缺钙。

5.甲状腺反射区,如压痛出现在拐弯处为正常,如在第一、二趾缝下为病理反射。

6.肺反射区:靠近内侧压痛明显为肺门部位有病,且大多是陈旧性肺结核钙化点:如靠近外侧压痛明显、皮肤增厚有阻力则可能是肋膜炎。

7.胃、胰、十二指肠反射区:先对三个反射区总的按摩一下,上面压痛明显提示胃有病,最下面压痛明显提示十二指肠有病。中间胰反射区大多病人呈包块状。如有深压痛,表示胰有病变,如同时在脑垂体反射区及糖尿敏感点、糖尿公孙穴压痛明显提示糖尿病。如只有胰反射区压痛为胰源性消化不良。

8.小肠反射区:有压痛和颗粒提示过去患过菌痢或阿米巴痢。

9.肛门反射区压痛为肛门有病,外痔压痛明显,内痔、肛门乳头炎、肛裂压痛较轻。

10.足跟中央的生殖腺反射区:压痛明显在男性为肾虚,在女性为盆腔,尤其是阴道、大阴唇有产伤。

11.胸椎反射区压痛,并非完全表示胸椎有病(因为胸椎肥大较少见),特别是胸10-12压痛大多表示胃、胰、十二指肠或胆囊有病。如有一胸椎固定压痛为胸椎外伤,如骨折。

12.子宫或前列腺反射区与睾丸或卵巢反射区,本身比较敏感,轻度压痛不表示有病。在女性,子宫反射区深凹表示子宫可能已摘除。卵巢反射区压痛明显及下腹部反射区有压痛或酸重感表示卵巢功能不良,可根据卵巢反射区压痛轻重,判断月经不调或是否有痛经。

13.肩反射区:不能单靠原来的肩反射区压痛作判断,应根据针灸肩三针原理,检查足底的斜方肌外侧和足背的小趾上方,可确定粘连性肩周炎病变部位。

14.上颌下颌反射区不能只对大海趾上下颌反射区进行检查,应对所有五趾全部检查,可基本确定某一牙齿有病。

15.膈肌反射区:如无压痛大多数病人为吃饭速度太快,如有压痛,则表示容易打噎。

16.诊断有否坐骨神经痛,必须坐骨神经内侧、外侧均有压痛。如坐骨神经外侧无压痛,可以排除坐骨神经痛,如只有内侧压痛,表示腰腿痛。

17.肝反射区痛表示肝有损害(包括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血管瘤或肿瘤),触摩时如指下有颗粒或条索感表示肝硬化、肝假小叶再生;指下有柔软感表示脂肪肝。

18.胆囊反射区压痛和内陷,表示胆囊有病,凹陷久久不能弹起表示胆囊已经摘除,如胆囊深部有硬的感觉表示有结石。此时必须循右下肢坐骨神经外侧反射区(亦即右侧足少阳胆经),自下而上找敏感点,大多数病人在下1/3处可找到压痛点和结节,此处即为胆结石敏感点,上、下不断按摩胆结石敏感点可以促使胆囊收缩、奥地氏括约肌开放和胆囊排放胆汁,有利结石排出。

免费体验活动,点击图片链接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8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