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半边莲

半边莲为少常用中药,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始载《本草纲目》。

别名: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蛇舌草、鱼尾花、半边菊。

来源: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野生。

采收和储藏:多于夏季采收,带根拔起,洗净,晒干或阴干。

植物形态:多年生细小草本,高10余厘米,茎纤细铺匐或直立。叶互生,长椭圆形或线形,全缘或浅波状,几无柄。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具长柄,萼2唇形5裂。花冠2唇形,上唇2裂深至基部,下唇3裂均裂向一边,呈半个花状故名“半边莲”。朔果成熟后2瓣裂。

产地:主产于湖南、江西、浙江、四川等省,江南地区多有分布。

性状鉴别:全草(包括纤细的须根、根茎及地上茎、叶、花冠等)。已皱缩成不规则的团块状,灰绿色或微带紫色,花冠叶片已卷缩破碎。气微,味微咸而带辛。

以灰绿色,无杂草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半边莲素,为类似生物硷的黄色结晶体。另含有山梗菜硷等。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显著而持久,能增加尿量和水的排出,有效成分为半边莲素;

2、解毒消肿。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辛、平。

归经:入心、小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主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温疹;足癣;跌打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

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调涂。

贮藏:置干燥处。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利胆

正常大鼠灌服半边莲浸剂,以及正常人口服半边莲粉剂,均有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尿量、氯化物排出量均显著增加。

半边莲水煎醇提物犬静注有利胆作用,使胆汁流量增加二倍以上,胆汁中固形物、胆酸盐、胆红素的浓度均下降。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半边莲碱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烟碱相似,但强度仅为烟碱的1/5-1/20,对植物神经节、肾上腺髓质、延脑各中枢(尤其是呕吐中枢)、神经一肌肉接头,以及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都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

3、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本品所含的琥珀酸对小鼠、大鼠、豚鼠、兔、猫和犬ip给药均能保护动物对抗高压氧、电休克和听源性惊厥。热板法有镇痛作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并有镇静和降低体温的作用。

4、兴奋呼吸

其水煎剂和生物碱能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剂量过大则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半边莲碱吸入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5、降压

其浸剂静注对麻醉犬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灌服要大剂量才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阻断神经节有关。

6、其他

(1)抗蛇毒:小鼠注射最小致死量的眼镜蛇蛇毒,在半小时前灌服半边莲制剂以及所含之琥珀酸钠、延胡索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均有较高的保护作用。

(2)抑制消化和催吐:半边莲生物碱有催吐、抑制食欲及轻泻作用。

(3)抗菌:其水煎剂体外试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4)抗癌:水煎剂对小鼠腹水癌细胞氧的摄取有抑制作用。

半边莲的副作用

1、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毒理试验

LD50:本药(生药)浸剂小鼠灌服的LD50为75.1g/kg±13.1g/kg。半边莲水煎剂静注的LD50为6.10g/kg+0.26g(生药)/kg。小鼠死亡前有呼吸兴奋,狂躁不安,继之抽搐,一般在5分钟内死亡。

毒性反应:本药(生药)浸剂大鼠每日腹腔注射0.1g/kg、0.3g/kg、1.0g/kg,连续3个月,体重、尿沉渣、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混浊肿胀外,未见明显器质性变化。以上说明半边莲的毒性很小。

3、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过大剂量会引起滑肠便稀和食欲减退。

半边莲的食用方法

1、消黄茶

材料:

车前草15克,半边莲15克,茵陈蒿15克。

做法:

将车前草、半边莲、茵陈洗净,水煎,二滚即放入红糖,再煎2分钟。

养生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2、半边莲鲫鱼汤

材料:

鲫鱼克,半边莲60克。

做法:

(1)将半边莲、生姜洗净。

(2)鲫鱼活杀,去鳞,肠杂,洗净。

(3)用少许生油起锅,下姜爆至鲫鱼微黄。

(4)把鲫鱼与半边莲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半边莲的配伍应用

1、配白茅根

半边莲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泻而消肿,并能清热解毒;白茅根能清血分之热,有利水通淋、导热下行之功,且清而不过,利而不猛,二药合用,能起协同作用,在增强利水消肿作用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本药对药力和缓,在治疗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淋闭尿血证中可起辅助作用。

2、配金钱草

半边莲、金钱草,同具利水之功。半边莲利水消肿且解毒,金钱草利水排石之要药,二药合用,既能利尿解毒,又能排石,故常用于淋证之砂淋、石淋。

3、配牛蒡子

本品具解毒消肿之功,牛蒡子解毒消肿,兼疏风清热,二药合用,解毒力强,还能清散风热毒邪,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热毒上炎的咽喉肿痛,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

4、配半枝莲

新鲜半边莲、半枝莲外敷均具解毒之功,且半边莲长于止血生肌,半枝莲长于散瘀止痛,二药合用为治疗痈肿、疮毒之良药。

5、配茵陈

半边莲具退黄之功,茵陈为祛湿退黄之要药,二药相须为用,利胆退黄作用增强。

半边莲的临床应用

1、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据各地报道,疗效毁誉不一。多数观察到半边莲具有利尿作用,有时出现泻下作用,但利尿量的差异很大,且有小部分病例并无尿量的增加。利尿作用的出现,快慢不一,多数在1~5天开始,对促使腹水的消除或减轻,可起到一定作用。在腹水消除或减轻的同时,尚能改善体征,使食欲增进,营养好转,或血象进步,肝功能改善,为锑剂治疗创造条件。但影响半边莲疗效因素很多,主要的是:㈠植物品种混乱,采集时间不同;㈡植物的保存或运输不当,造成霉变;㈢药物炮制不当,有效成分受高温破坏;㈣机体状况不同;等等。有些单位规定半边莲的临床指征是:中轻度的腹水,病期不太久,体质尚可,未见恶病质,肝肾功能的损害不甚严重,无严重夹杂症或并发症者。此外,一般营养支持疗法,低盐或无盐饮食,低脂肪高蛋白饮食等亦不可忽视。用法与用量:用全草(干)制成10%或20%煎剂(文火慢煎),成人每日服10%的~毫升,或20%的~毫升,加糖分3~4次服。疗程15~20天,有效者可连续服至腹水消失为止。煎液须新鲜配置,暑热季节约4小时即变质,故常配制成浸膏或片剂服用,但疗效似不及煎剂。据例的观察,减轻或消除腹水的有效率约69%。但临床上大多采用合剂治疗。

2、治疗蛇咬伤

取半边莲每日30~48克,文火慢煎半小时,分3次内服。另用半边莲捣烂外敷,每日更换2次。治疗蛇咬伤88例,全身症状约1~2天消失,局部浮肿约3~5天消退,平均5.4天,全部治愈。说明半边莲对蛇咬伤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奏效迅速,尤其对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者疗效显著。

3、治疗糜烂型手足癣及亚急性湿疹

采用8%半边莲煎剂湿敷,或用40%半边莲煎剂外搽,见效迅速。

半边莲的附方

1、治寒齁气喘及疟疾寒热

半边莲、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3、治毒蛇咬伤

㈠半边莲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㈡鲜半边莲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两次。并用捣烂的鲜半边莲敷于伤口周围。(《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4、治疔疮,一切阳性肿毒

鲜半边莲适量,加食盐数粒同捣烂,敷患处,有黄水渗出,渐愈。(《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5、治乳腺炎

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6、治无名肿毒

半边莲叶捣烂加酒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7、治喉蛾

鲜半边莲如鸡蛋大一团,放在瓷碗内,加好烧酒三两,同擂极烂,绞取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约一、二十分钟吐出。

8、治时行赤眼或起星翳

㈠鲜半边莲,洗净,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时换一次。㈡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眼皮上,用纱布盖护,一日换药两次。

9、治跌打扭伤肿痛

半边莲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过滤,将渣加水三厅再煎成一半,然后将两次滤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浓缩成一斤,装瓶备用。用时以药棉放在药液中浸透,取出贴于患处。

10、治黄疸,水肿,小便不利

半边莲一两,白茅根一两。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调服。(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1、治单腹臌胀

半边莲、金钱草各三钱,大黄四钱,枳实六钱。水煎,连服五天,每天一剂;以后加重半边莲、金钱草二味,将原方去大黄,加神曲、麦芽、砂仁,连服十天;最后将此方做成小丸,每服五钱,连服半个月。在治疗中少食盐。(《岭南草药志》)

12、治湿热泄泻

半边莲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13、治痢疾

生半边莲二两,水煎和黄糖服。

14、治盲肠炎

半边莲八两,加双料酒适量,捣烂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许,外敷患处。

15、治急性中耳炎

半边莲擂烂绞汁,和酒少许滴耳。(⑿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16、治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

半边莲一至二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7、治由血防""或链霉素引起的眩晕等

半边莲一两,配墨旱莲、白芷、车前草、女贞子、紫花地丁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处方举例:三黄半边莲汤:黄芩9g,黄连6g,田基黄15g,半边莲30g,银花15g,野菊花15g,水煎服。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8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