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正值鄱阳湖每年禁渔期,成排的渔船铺满了码头,经过常年烈日暴晒的渔船木板已经开裂并有些发烫。早上六点太阳刚刚从河边升起,血吸虫病防治站的查螺员就已经登上了草洲,与一名同行坐上了渔船。
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后,写下了《送瘟神》的七律诗篇: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60年过去了,如今血吸虫病在上海、福建等许多地方已经被消除,但是江西、湖南、安徽等湖泊周边的人们仍然在与“瘟神”斗争中。为了解血吸虫病防治情况,健康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的江西省鄱阳湖周边草洲乡村。
小时候,村里一半人死于血吸虫病
“我们小时候都要到河里洗澡、抓鱼,村里一半的人都是大肚子,很多人都因为这个病去世了”。回忆起小时候的事,72岁的何兴夫至今依然感到后怕。
何新夫的家,就是在鄱阳湖大洲尾对面的何家村。在何家村与大洲尾之间,仅以一条河相隔。“靠水吃水”的何家村,打鱼维持生计、吃喝的生活用水都仰仗村旁边的这条河。
然而,何家村里的人接连得了一种怪病,一半以上的村民肚子越变越大,何家村变成了“大肚村”,不久之后这些村民相继离开了人世。在“大肚村”里长大的何新夫也没能幸免。
“在我十岁的时候,人很瘦,唯独肚子特别大,就像怀孕六、七个月了一样”。
何兴夫说,直到年,被确诊出是血吸虫病,当时已经出现脾脏肿大,已经到了晚期,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幸运”地捡回一条命。
个子矮小、体型瘦弱、不分男女老少都像怀孕一样顶着大肚囊,成了“大肚村”的整体形象。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的地方性寄生虫病。血吸虫在一种名为钉螺的生物中繁衍,一个阳性钉螺可以释放出成千上万的尾蚴,一个尾蚴可以在10秒之内钻入人的皮肤,致使人感染血吸虫病。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曾发表的《血吸虫病的防治》一文介绍,当人畜等接触疫水后,尾蚴会吸附并溶解皮肤中,脱去尾部进入表皮成为童虫,童虫能深入人体肠系膜静脉中定居、产卵。产卵率极高,一只雌虫含50个以上虫卵,产卵于肠壁,每虫每天产~个。从尾蚴至产卵一般为1个月。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媒体通报中显示,血吸虫病等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具有毁灭性,每年导致超过50万人丧生,其中主要受害者为儿童,影响超过10亿最贫穷和最弱势的群体。
江西省进贤县血防站内科主任医师许胜文的童年,同样是在鄱阳湖畔长大,在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到草洲抓鱼。后来也被查出感染了血吸虫病,幸亏及时服下医生给的治疗药物,情况才未继续恶化。
“虽然当时治好了,但是打渔是当地维持生活的来源,还会反反复复下水,反反复复得病”,在许胜文的印象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感染了血吸虫病。
许胜文告诉记者,血吸虫病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和便血。肝肿大是晚期病例的常见症状,往往与腹腔积水及腹腔血管高压有关。由于血吸虫卵会进入了肝脏等脏器,引起纤维化,脏器功能退化,形成腹水。
这,正是鄱阳湖边“大肚子村”产生的原因。
趟着血吸虫疫水过河,医生基本上都感染过
何新夫、许胜文在童年时期逃过一劫,得益于下乡排查血吸虫病的血防站医生。由于疫情严重,年之后各个地方相继建起血防站,挨家挨户对血吸虫病进行排查和治疗。
75岁的樊笑买做血吸虫病防治医生已经近60载,“条件艰苦的时候,我们趟着血吸虫疫水过河,喝着疫区的水,我们这些医生基本上都感染过血吸虫”,樊笑买如是说。
在江西省进贤县一条较为偏僻的街道,坐落着一座粉色的四层小楼,在这个占地不到平米的小楼里有血吸虫病检查的实验室、张病床、放射科、手术室以及进贤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的13名医护人员。
如今,愿意来血防站的医生越来越少,以江西省进贤县为例,10年之间只留下了2个医生、1个护士。就连早已到退休年龄的樊笑买,最近他又接诊了90多个住院血吸虫患者。
在许胜文看来,这些血吸虫病防治的医生,救了自己和村民的命,在医学院毕业志向一栏,他填下了回到家乡血防站的志愿。
“每年都会派医务人员到各个乡村查血吸虫病,自己也免不了接触到,甚至可能感染,在这里工作的医生,都必须吃血吸虫病防治的药”,许胜文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下乡筛查除血吸虫病的病人,都会到血防站进行治疗。还在住院的罗女士已经50岁,就是在许胜文去罗家村下乡筛查的时候发现的。发现时,罗女士的脾脏功能已经完全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脏器会越来越硬化,甚至完全丧失功能,只能进行切除。
同样来自罗家村的罗先生已经84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到许胜文的门诊,将“大肚子”里的腹水抽出去。
罗先生以前靠捕鱼为生,生活起居都在船上,年,罗先生被查出感染了血吸虫病,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原因,只知道每年都会有腹水,治疗了稍微消退一些,2到3个月又长出来,如果不进行治疗,肚子会越来越大,自从得了这个病,就没敢让儿子再当渔民。
“早期不治疗,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一旦发展成晚期,也只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不能根治”。在许胜文的门诊上,每年约有名血吸虫患者找来这里。
许胜文回忆,在附近三里村有一个病人,晚上一直呕血不止,说医院,可等到天亮,血管连针都插不进去了。
还有一个老乡同样呕血不止昏迷了一个多月,医院被救过来,一年之后,还是离开了人世。每当碰到这种情况,许胜文都深感无力。
其实,即便不慎感染了血吸虫,早期发现也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2月血吸虫病实况报道统计,年,至少有2.亿人需要得到血吸虫病预防性治疗,其中有多万人接受了治疗。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林丹丹介绍,我国在血吸虫预防性药物方面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最开始时副作用很大的锑剂(酒石酸锑钾),到如今国家已经普遍运用的抗血吸虫常用药物吡喹酮,治疗有了很大改善。
免费的检查、药物,是守护血吸虫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的规定,国家对农民免费提供抗血吸虫基本预防药物,对经济困难农民的血吸虫病治疗费用,予以减免。
许胜文说:“病人先由‘新农合’或/和大病保险中按规定报销,剩余的部分由血防专项救治项目兜底,已经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治疗费用。”
没有血吸虫,血吸虫病就不能传播
要想消灭血吸虫病,治疗很重要,但关键更在于预防。“没有钉螺,血吸虫就无法繁衍,血吸虫病也就不能传播和流行”。亲眼目睹过半数村民因病离世、又从血吸虫中捡回一条命,何兴夫决心参与到消灭血吸虫病的队伍中。
6月,正是我国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易感的高峰季节,查螺灭螺、加强预防措施避免感染是当前血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鄱阳湖旁的一处大洲尾的湿地上,健康时报记者见到了何新夫,72岁的他头发和胡子已经花白,一件洗得泛白的褐色衬衫,衣领和胸前的口袋都已经磨出了破洞。
蹲在地上、扒开草丛,这个能危及人性命的血吸虫寄存地钉螺,仅有米粒大小。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从在草洲中一颗一颗草寻查,到足迹已经遍布鄱阳湖区进贤县的每一片草洲,何新夫这一查,就查了46年。
“哪一片草洲有钉螺,甚至钉螺大概的位置我都心中有数。”何新夫站在齐腰高的丝茅草中间,谈起当天的收获:“前几天已经查过一次螺了,今天主要是来灭螺,其实这几年都没有查到阳性螺(感染血吸虫的钉螺)。”
根据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江西3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有15个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24个实现传播阻断,何新夫所在的进贤县就属于传播阻断县,每年需要定时查螺灭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此外,耕牛也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由于人和牲畜感染血吸虫后,在体内产生大量虫卵,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尤其在湖区草洲70%~90%的血吸虫病感染是由于牛粪中的虫卵造成的。
进贤县的三里乡封洲禁牧办公室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罗启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血吸虫感染者。“小的时候,我父母都感染过血吸虫病,10岁时,父母都因病住院,我只能带着8个月的弟弟独自生活。”这让罗启基下定决心,宰杀家中饲养的40头牛,也是他发动周边的亲友都支持封洲禁牧的原因。
“刚开始杀牛,大家特别舍不得,年的时候一头牛也能卖几千元,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罗启基介绍,他家当时也蓄养了40多头肉牛,因为草洲丰富,只需要把牛放在上面吃草,基本不需要饲养成本。
自年起,国务院血防办在江西进贤县开展了以机代牛、封洲禁牧试点工作,成为了湖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措施。根据国务院血防办在年公布的数据,在弃养一头耕牛补偿元、购买农机补贴30%的政策鼓励下,仅用一年的时间,三里乡就弃养耕牛头,购进农机台,实现了农机耕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项的全球行动计划,将清洁水、卫生设施和个人卫生的服务与四个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更好的结合,年彻底消灭和根除血吸虫等热带病。中国的目标是,湖沼省份的控制传播水平达到1%以下,山区省份四川和云南达到切断传播水平。
夕阳落下之后,何新夫查螺队的渔船又一次停靠在了岸边,望着河对面的草洲,他希冀着消灭血吸虫病的这一天,早日到来。
相关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8种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热带病,主要包括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锥虫病、丝虫病、麻风病、登革热和结核。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血吸虫病后肝脾肿大带来的大肚子,以及丝虫病引起的象皮腿虽然已经久远,但在疫水中游泳或下水嬉戏都容易受到血吸虫病的感染。而且,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以及游客离开常走的路,越来越多的游客感染血吸虫病,有时伴有严重的急性感染和异常问题,包括脑炎。医生提醒,预防血吸虫病,一定要注意避免接触被感染的疫水区,不要贸然前往游泳嬉戏。
健康导读
邻里健康同行共建幸福家庭
刘晓燕民间小调《采野花》全集,好精彩!
举报有奖丨扫黑除恶,全民参与
探访四川首个“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工作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