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

人的一生中,70—80%有过腰痛经历,腰痛的首次发作在25岁左右,35岁时明显。40—45岁达到高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或脱出,造成周围组织受到压迫而引起腰腿疼痛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爱找上什么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特定的人群中容易发生,其主要是以下几种人效易得病:

1年龄

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75%以上。尽管这个年龄段为青壮年,但是椎间盘的退化已经开始了.特别是纤维环的退变更早,而腰椎退变要晚一些,这些退变的不同步,加上这个年龄段的运动量较大就易患病。

2性别

男性发病要高于女性,这是由于男性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更多、更重,腰部受损机会也更多。女性月经、怀孕、分娩等也可影响腰椎的功能,而且我国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机会较少,发病率也不低。

3体重

过于肥胖和过于瘦弱的人都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肥胖者主要是自身重量超重而加重腰椎的负荷,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机会。瘦弱者由于肌肉少,对腰椎的保护作用较弱,所以易患本病。

4发育

腰椎发育异常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隐裂、椎弓崩裂等,都会诱本病。

5职业

患者职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有一定相关性。在社会人口中,农民、工人的人数最多,从事的体力劳动也最繁重,腰椎间盘负荷大,容易导致损伤,因此其发病比例高是必然的。本病与城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姿势变化少,从而造成该类病人发病率上升有关,主要包括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等。人如果长时间的固定某个姿势不变,致使受压椎间盘不能恢复到正常形态。椎间盘中的液体缺失使其越来越薄,外缘变得脆弱,这是渐进效应。正是这种退化使椎间盘容易破裂,迫使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或韧带引起疼痛。

6遗传

据国外医学家统针表明家庭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庭中没有该病的人发病率高几倍。

7环境

长期在寒冷、潮湿的工作和生话环境中易产生肌肉炎症、水肿,诱发本病。如长年在矿井下下作的人易得病。

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喜欢年轻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缘何“恋上”年轻人?

过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然而近些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受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近年来本病的年轻化趋势令人担忧。

1外伤因素

与成人不同,20岁以下的青少年椎间盘尚未开始退变,因此,外伤成了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在轻度负荷并快速旋转时,间盘纤维环最易造成破坏,青少年患者多由不适当的体育活动直接造成。

2不良姿势、缺乏锻炼

专家介绍,近些年来办公族腰突患者临床很常见。这些人平时工作忙,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导致腰背部肌肉菲薄,对脊柱的保护力减弱,稍有用力不当就可能发生腰椎错位、椎间盘破坏。

另外,年轻白领、脑力工作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往往很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更容易发生腰部肌肉劳损,进一步增加了腰椎的压力。而其中某些人的不良坐姿更是令腰椎侧弯,椎间盘受力不均而导致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易防难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保守治疗,比如药物、牵引等指标不治本,可以短时间缓解症状,却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外科手术虽然彻底,但风险高、痛苦大。所以,专家指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这里所说的“预防”,实际包含两个方面:

一、在平时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和运动习惯,防止脊柱侧弯、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避免椎间盘病变的发生。

二、是在椎间盘病变初起,损伤轻微时及时干预,防止病情严重化。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区别

本文作者刘东昕汕头大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髓骸向外澎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症状,腰肌劳损是腰椎两边肌肉软组织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关系

腰肌劳损要比腰椎间盘突出更常见。腰肌劳损是针对腰部周围肌肉和软组织的一种病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降低肌肉和软组织对腰椎的保护作用,从而引发椎间盘的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后,导致腰部姿势的改变,从而引起腰肌劳损,或者使其加重。所以说,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是两个病,但又可能同时存在。

鉴别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意义

腰肌劳损不需要手术治疗,采用保守治疗。这并不是说腰肌劳损的治疗不重要。确定是腰肌劳损的话,要注意保养、休息,抓紧治疗,此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则很容易造成习惯性损伤,而且会出现患病频率越来越短,病情越来越重,治疗难度越来越大,患病时间越来越长等。腰肌劳损采用多种疗法的组合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其主治应立足于自我行为治疗。这一点,广大的患者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就是改变工作、生活中加重腰肌劳损的习惯。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言,虽然也采用保守治疗;但是,出现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较重、伴椎管狭窄、髓核脱垂型等情况时,需要手术治疗。

出现什么情况时,怀疑腰间盘突出

1腰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

2下肢放射痛

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3腰部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后伸受限。

4脊柱侧凸

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表现是腰椎在向左侧或右侧弯曲,在背部触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5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跛行多为间歇性,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仍能继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会逐渐缓慢加重。

6感觉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会出现下肢的疼痛,而仅出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多数是因为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而大腿外侧感觉障碍的原因多为纤维环膨出或关节退变,而并非由于椎间盘突出。

怎样护好你的腰!

本文专家上海交通医院教授白医院骨科教授周江南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孙浩林

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主任医师陈章豪

注意!这十个动作很伤腰!

近些年,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其实,腰间盘突出很多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良习惯导致的。有些危险动作,大家千万别去做!

1跷二郎腿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跷二郎腿会导致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造成腰肌劳损,同样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长时间这个姿势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常跷二郎腿容易形成驼背和脊柱弯曲。

小贴士:平时尽量不要跷二郎腿,坐下时保持骨盆端正,使腰椎受力均匀。

2长期站立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长期直立工作会导致腰肌紧张,腰椎长期受力增加,腰椎间盘突出风险增加。比如,售货员就是因为长期站立工作,腰背部肌肉紧张,从而诱发腰间盘突出。

小贴士:工作时脚下踩踮脚物,并双脚轮替,可以增加腰椎前凸,同时缓解腰背部肌肉紧张。如果长期站立可做一些腰部伸展的动作。

3“老妇人”坐姿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老妇人”坐姿是指窝在沙发或凳子上。这会导致腰椎前凸减少,椎间盘压力增加,长时间维持这个姿势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加重。

小贴士:坐着的时候保持上身挺直,收腹,下肢并拢。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

4睡姿不良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平躺时,如果颈腰部无支撑,会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睡沙发或软床后会觉得腰部很难受的原因。

小贴士:睡觉时尽量选择稍硬一些的床垫,平躺时在膝盖下面垫一软枕,这样可以使得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腰背部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5单手提重物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手提重物会使身体整体倾斜,椎间盘的受力方向不均匀,肌肉紧张度也不一样,单手用力,重量分配不均会使脊柱两侧受力不均,对椎间盘的危害很大。

小贴士:平时生活中,尽量双手提相同重量的物品,保证躯干平衡和腰椎受力均匀,而且提重物时不可以突然用力过大,姿势转换不可过猛。

6跑步姿势不对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跑步是很多人喜欢的运动方式,但不正常的跑步姿势,尤其是弓背向前倾的姿势会导致椎间盘受力明显增加,再加上跑步颠簸的脉冲式压力,会对椎间盘的风险较大。

小贴士: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如爬山,快跑,骑车等。如果是慢跑尽量保持上身挺直,且跑步频率放慢,穿气垫鞋,减少对椎间盘的脉冲式压力。

7需要扭腰的运动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一些需要扭腰的动作,比如高尔夫球挥杆、乒乓球拉弧圈球或者做操时的扭腰动作都需要腰部发力带动手臂,这样常态性的扭腰运动对椎间盘长期造成扭转和挤压,是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动作。

小贴士: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尽量避免做一些需要扭腰的运动,正常人在运动中也要做好腰部保护和预防。

8穿高跟鞋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鞋底具有地基功能,直接影响人体重心。穿高跟鞋会使人体的重心过度前移,必然造成骨盆前倾,脊柱弯曲增大,腰椎受力变得集中,长期如此很容易造成椎间盘损伤。

小贴士:平时尽量穿平底鞋,上班族可以备双平底鞋在办公室。如果特殊场合必须穿高跟鞋,走路时尽量将重心放在脚后跟而不是前脚掌。

9慢性咳嗽、便秘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长期慢性咳嗽和便秘会导致腹压增加,也会使得椎间盘受力增加,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明确危险因素。咳嗽时腰部也会用力,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剧烈咳嗽会牵扯腰部疼痛。

小贴士:如果有慢性咳嗽和便秘的症状,一定要针对病因及时治疗。如果拖着,不仅病情有可能加重,还可能会引起或加重腰间盘突出等症状。

10弯腰搬重物

危险指数:★★★★★

危险原因:直接弯腰搬东西,会导致腰椎间盘突然受力增加,很容易使腰椎间盘通过薄弱区域突出,很多腰痛患者就是在弯腰搬重物后症状加重的。

小贴士:搬重物时,最好先单膝跪地,尽可能将重物靠近身体,利用手臂举起重物至大腿中间,然后以保持背部笔直的方式站起,慢慢起身的同时,重物要尽量贴近身体。

腰疼,首医院找医生看看是啥原因,到底是腰肌劳损啊,还是椎间盘突出啊,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或者还没到需要治疗的程度,不妨试试下面这些缓解方法——

1做躯干伸展运动

向上伸直双手,使之舒展,这样椎间盘压力也可减少,如果有可能的话,双手拉住单杠吊一吊,拉一拉,脚不离地也有用,总之要设法使身体重心向下沉,起到拉长躯干脊柱、减轻椎间盘压力的作用,同时它还有一个复位作用。

2倒走

倒走时一定要收腹,大腿后面肌肉要用力,以使骨盆恢复到正常位置。开始时,可以在室内进行,试一试倒走几步,慢慢适应后,可以到室外,选择公园、运动场,找一个人少的空旷地带,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石头或障碍物绊倒。

3学会用靠垫

用靠垫防腰疼也要讲究科学。

1、首先靠垫一定要放在腰部,放到胸背部是不正确的。而且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挺胸抬头,比如坐沙发时要尽量靠后坐,让臀部坐于沙发面的底端,背部紧靠沙发背。

2、其次是靠垫不要太厚。以10公分厚度的软垫为好。这样人体向后压使,正好压缩5~8公分,最符合腰椎的生理前凸,太厚则会造成腰椎的过度前屈,反而伤腰椎。

4选对硬板床

1、平躺在床垫上,手往颈部、腰部和臀下到大腿之间这三处明显弯曲的地方向里平伸,看有没有空隙;

2、再向侧翻身,用同样方法试试身体曲线凹陷部位和床垫之间有没有间隙,如果没有,就证明这个床垫与你在睡眠时颈、背、腰、臀和腿的自然曲线贴切吻合,这样的床垫对你来说是软硬适度的。

5做家务活有窍门

1、扫地、拖地时,将扫帚或拖布的把加长,直起腰来干活,以避免过度弯曲腰部,造成腰肌的劳损;

2、淘米、择菜、洗菜、切菜、切肉时,最好不要将盆、菜板直接放在地上,或放在太低的位置,而应放高一些,保持脊柱正直,不要左右歪斜、东倚西靠,尽可能不弯曲腰部。

欢迎







































白癜风诊疗指南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jc/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