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回阿拉雷捉了几只妖
其中一只还特别抗打
阿苯达唑5天,
第9天复查,
仍见到
“手雷”
拉拉妹
我立马不淡定了
今天
我们就来看看
如何才能降住这只“妖”?
不少干货,搬个马扎耐心听我给你唠!
阿苯达唑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抗线虫药物
这“小妖”难道还成精了,
不成?
降虫“妖”首选驱虫药
也叫抗寄生虫药物,俗称“打虫药”
80后们,
说到打虫药
你
是不是想起了它
宝塔糖,宝塔糖,宝塔糖?
先一起来感受下拉拉妹那段抓狂的回忆吧!
小时候
吃了宝塔糖后
常常能见到有虫从屁股拉出来
就帮小伙伴
从屁股扯出来过一次
还是
细细长长的
粉红粉红的
『画面太美,自行脑补』
『特别说明:拉拉妹昵称与此事绝对无关』
(据说这事小武哥也干过!)
虽然直到现在你看到蚯蚓都心里发毛
老想着“万一是哪家的蛔虫跑出来呢?”
我们依然能想起你那淡定惊悚的小眼神
有人说:
现在的打虫药吃了,
好像都不见有虫出来了呢?
是不是没用的啊?
其实呢,
是因为宝塔糖和现在常用的打虫药
作用机理不一样啦!
宝塔糖属于哌嗪类药物,
服用后虫虫就被麻痹了,
从附着的肠壁上
『掉下来』!
所以才能在便便中见到完整的虫体
其实这个时候虫子并没有死
所以呈粉红色
MYGOD,
活的!
现在常常说到的:
打虫,肠虫清呀!
“一次两片!”
肠虫清的主要成分是阿苯达唑
能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影响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
使虫体死亡,蛋白凝固后就变成白色
死了,在便便里就
不那么明显啦!
即使有,
你也不容易发现了!
阿苯达唑是苯并咪唑类药物中驱虫谱较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对线虫、血吸虫、绦虫均有高度活性,而且对虫卵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
问题来了!
?阿苯达唑对不同的虫作用效果是一样么?
如果是一样的,
阿拉雷为什么有这样的疑惑呢?
好吧!
??我们先来解开第一个迷:
当蛔虫卵已经不见了,为什么还有鞭虫卵呢?
上文献!
一般认为鞭虫对大多数的驱虫药都不敏感,罗琳[1]指出鞭虫由于其寄生的部位低下、虫体前端插入肠粘膜,因此更不易驱除。文献报道的鞭虫卵阴转率在?40%-70%左右。相比之下,蛔虫卵的阴转率都非常高。
年,方悦怡[2]等人用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的对比研究中,伊维菌素对鞭虫的驱除率要稍高一些。
年,吴中兴[3]等人在研究新药三苯双脒的,用阿苯达唑做了对照,结果显示阿苯达唑对鞭虫的驱虫率要优于新药。
哦,明白了,
原来阿苯达唑
对鞭虫的不是百分百有效!
那就再来看看『剂量』的问题吧!
年,杜尊伟[4]等人的研究结论是,控制鞭虫感染,三倍剂量优于单倍剂量。
罗琳[1]也指出,驱除鞭虫需适当增加服药剂量方可取得满意效果。
哦,这么说
好办!
吃少了不顶用,
那咱就多吃点!
辣个,邻居家的小朋友
常喊肚子疼,
奶奶昨天就买了一盒肠虫清。
是药三分毒,
没有听说,
水喝多,也会死人的!
年赵世丹[5]等人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对阿苯达唑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和分析,发现阿苯达唑有累及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
在众多不良反应中,关于阿苯达唑导致脑炎/脱髓鞘脑病、肝脏损害和肝酶升高的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未明确诊断就自行买药服用的公众警惕。
这可怎么办,常规用量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三苯双脒等对鞭虫感染的治疗效果就是不太好啊,还有没有别的杀死鞭虫的方法?
答案也是有的!
医者妙招来了!
结肠内镜下药物[6]直接喷洒,这个效果也是不错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虫体明显减少。这方法主要是对于虫多的患者,做内镜的时候顺便喷和夹是容易的,但毕竟也是比较痛苦的方法。
?难道我们就由鞭虫这么任性吗?
当然不是了!
有这么一篇文献[7],提到了驱除鞭虫的另一种药物:
资料来自年《中国公共卫生》,年寄生虫普查中,鞭虫感染仅次于蛔虫。驱虫药普遍对蛔虫和钩虫的效果较好,对鞭虫的效果明显较差。甲苯达唑对鞭虫的疗效高于其他驱虫药,但作用较慢。
嗯,你没看错!
此研究中:阿苯达唑在虫卵阴转率为76%,已经算是很高的了,但甲苯达唑的虫卵阴转率是91%-94%。
文献还提到了虫卵未转阴者,有的人虫卵的数量反而更多了!甲苯咪唑对虫卵的作用、对雌虫生殖系统的研究还有待报道。
其实,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都是同一类的药。甲苯达唑起作用慢,是否阿苯达唑在对鞭虫的治疗中,也是起作用慢呢?
杨维平[8]等人在对肠道线虫感染连续选择性化疗10年效果分析中,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联合应用,对蛔虫和鞭虫的驱除效果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4周做为研究终点。本研究长达10年,我们看到鞭虫感染度急剧下降的时候,“第1次化疗后鞭虫平均EPG(感染度)从.46降至44.38并有转阴趋势”,时间跨度是从春季到秋季。
可见,时间长点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是不是这样?
还要看阿拉雷
能不能
收集到一个月、三个月或六个月的粪便!
总的来说,使用阿苯达唑驱除鞭虫,增加剂量,延长用药时间,可以提高转阴率,但临床需要密切观察,注意脑炎、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根据文献,甲苯达唑效果稍好,且两药联合使用药效果不错。
骚年,怎么降妖,懂了吧!?
火力足!持久!
关键是:
联合作战!
拉拉妹心里还有一个问题:
那个“蛋打鸡飞”和“手雷”样的虫卵
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呢?
?据了解,一些抗寄生虫药物对雌虫的生殖系统有影响,比如常用于抗疟的青蒿琥酯[9]:
张维真[10]等人用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及丙硫咪唑(即阿苯达唑)对体外短小绦虫卵的作用显示:
在镜下的观察中,正常虫卵在美兰液中不着色,死虫卵不但形态变化明显而且被深染。但虫卵变性死亡是逐渐的,有的卵形态变化不明显,可染液已进入壳、膜甚至幼虫内,证明药物改变了壳、膜的通透性使幼虫受到了损伤。
因为近年来对鞭虫卵受损的研究不多,综上所述,拉拉妹推测:阿拉雷看到的“蛋打鸡飞”和“手雷”,可能是阿苯达唑损伤了雌虫的子宫,引起异常卵出现,也可能是药物透过了虫卵的壳、膜导致的变形改变。
各位看官,您觉得呢?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互动!
1.罗琳,张素鸽,许爱菊.阿苯达唑驱除肠道线虫的效果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
2.方悦怡,梁文佳,张启明,等.伊维菌素治疗肠道线虫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4(3):-.
3.吴中兴,方悦怡,刘宜升.新药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4(1):23-26.
4.杜尊伟,姜进勇,周卉,等.不同剂量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对土源性线虫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5):-.
5.赵世丹,王慧,刘翠丽.阿苯达唑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10(5):-.
6.周国华,薛红仙,冷明芳,等.内镜下药物喷洒法治疗重度肠道鞭虫病[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1(6):-.
7.马杏宝,黄德生,蔡黎,等.甲苯达唑驱治鞭虫及其它肠线虫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17(8):-.
8.杨维平,杨亮吉,沈一平,等.肠道线虫感染连续选择性化疗10年效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6):-.
9.陆绍红,严晓岚,李思温,等.青蒿琥酯对曼氏血吸虫雌虫生殖作用的影响[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1(4):-.
10.张维真,刘向东,唐红炜.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及丙硫咪唑对体外短小绦虫卵的作用[J].神经药理学报,,18(4):10-11.
来源:粪便常规百家争鸣
编辑:赵三好审校:Ros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