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卫生工作者只有一种
——江夏区卫计委服务防汛抗灾纪实
曹俊华/文
江夏“纵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医生、好的卫生工作者只有一种,那就是关键时刻冲得出去,打得赢,防汛抗灾就是块试金石……”
这是江夏区卫计委党委书记朱华乔的声音,他在给全体参展党员干部思想上拎螺丝。7月5日下午,区防指发出了防汛的总动员令,会议6:40结束,20分钟后,局党委扩大会议召开,多数同志是饿着肚子和丢下饭碗赶来的。
十多天过去了,区卫计委系统多名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在全区8个受灾群众安置点,转战长江干堤,花连湖,张桥湖,汤逊湖,梁子湖,牛山湖,为人民群众、防汛人员提供健康保障。还有防疫,保水质安全,除“四害”,就像在一个个战场。
那白色的衣袂与殷红的党旗交相辉映,成为抗洪救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天跑了8个安置点朱华乔最是不忘84岁老战士
7月5日,江夏就象破了天,央视向全国直播。就在这一刻,区卫计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组、安全生产组、疾病防控组、爱国卫生组、宣传教育组和后勤保障组,统一指挥协调医疗预防救治工作。区卫计委党委书记朱华乔和主任李汉民任组长。
犹如“锅底”的鲁湖,水位持续上升,达23.38米,超出警戒水位1.88米,突破历史最高水位。6日晚,法泗街不得不紧急转移受灾村民人。这个夜晚,区卫计委党委书记朱华乔带领由11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小分队奔赴法泗、安山、山坡等街道的8个灾民安置点,一路上,他指示区卫计委畅通市、区、街救治医疗机构间的联系,确保医疗救治、灾后防疫高效有序。
在法泗石联小学4个安置点,朱华乔这位老卫生,和医生一道对老弱病残量血压,查血糖,测心率,对惊慌失措的儿童进行心理按摩。中午时分,他赶到安山街中学、小学安置点,察看灾民安置住处、饮食、就医等情况。下午,他又来到山坡碧云小学和幼儿园,他摸摸铺盖,是潮的,屋里就象闷葫芦,散发着谷芽味,忙打开窗户,开动电扇。在碧云小学,他遇见了84岁的抗美援朝战士宋世煜,老人高烧39.4度,他询问了用药情况,要求医生勤查勤问用好药,给老人生活上开小灶,并与专家一道对老人望闻问切。
全区共设有安置点14个,安置群众余人。十多天里,朱华乔每天都要到安置点,他和他的医疗人员普爱着每一位群众,至今免费医治多人,转院救治11人。法泗街西港村民陈桂云,7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日凌晨转移时摔跤病情严重,被及医院救治,朱华乔深夜从安置点回来,医院安抚。当然,他最念念不忘的是这位国宝级老人,看望和询问不下十次。
13日,早上6点半,随着一阵炮响,牛山湖大堤被炸掉,户养殖户人全部撤离,有86人安置在五里界中学,朱华乔和医务人员被转移的群众还先到。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朱华乔悄悄背起喷雾器
江夏汛情超过,疫情同样是天大的事。
7月7日凌晨1时,朱华乔下令区疾控中心组成的两支应急小分队奔赴南部8个灾民安置点,在寂寥的夜晚,在灾民还在睡梦时,对安置点所在学校的教室、寝室、走道、厕所、垃圾堆等进行了消毒处理。
朱华乔的身影就在其中,并参与现场防疫、健康教育、水质监测和食品安全、传染病风险评估,3个小时后,共消耗消毒药品60公斤,消毒面积0多平方米,并发布了灾后第一条个人卫生防病信息,发放宣传单余份。
内湖告急,长江告急。
江夏全景空气潮湿得快拎出水,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极易发生,务必减少病原体和蚊蝇鼠的危害,7月10日、11日两天,区卫计委副主任刘新建、区爱卫办主任全晓琴一行,就给各地防汛指挥部送去救灾消杀药品气雾杀虫剂12件,高氯氰菊酯悬浮剂原液6件,蝇香28件,总价值达1余元。
在花莲湖防汛指挥部,区政协主席张敏和副区长任丽英肯定了他们的工作。
法泗的卫东、大路、菱米等村,房屋被毁或淹没,粪便溢流,加上灾民临时安置点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粪便和垃圾若不能得到及时消毒处理,极易导致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朱华乔迅速组织落实好以汛期救灾防病为中心的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即使在长江段,压上去了区直机关名防汛人员,他们的吃喝拉撒睡也装在他心中,他每天都要在分部在32.6公里长的长江江夏段上,走一走,问一问。这里就有医务人员19人,组建了4个防汛巡回医疗队,设立医疗点6个,仅7月9日,区卫计委巡回医疗队一行6人,携带过氧乙酸、84消毒液、漂白粉等消毒药品,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20分,为辖区22个防汛点帐篷进行了消毒,并对防汛人员进行了巡诊。
早在7月4日,区爱卫办就向全区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汛期爱国卫生工作的紧急通知》,做到水退到哪里,消毒、消杀灭工作就到哪里,确保任何区域不发生疫情。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我区消杀面积达万平方米,使用漂白粉共计,高效氯氰菊酯90公斤,杀鼠剂80公斤,新建毒饵站个,宣传折页及宣传画余份。
因雨,纸坊一度与汤逊湖贯通,谭鑫培公园水漫金山,死鱼、生活垃圾触目惊心,朱华乔同疾控人员一道忙开了,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背起喷雾器忙开了,与“四害”较上了劲。
让血吸虫病见鬼去朱华乔长江边上送瘟神
防汛忙如奔丧,这话虽不好听,却是朱华乔工作的真实写照。
7月6日上午9时50分,倾盆大雨,朱华乔带着血防10余工作人员赶到来到长江大堤,给防汛工作人员发放血吸虫病防治手册和防治血吸虫病防护剂灭呦灵等,请专业人员现场向防汛工作人员讲解在接触疫水期间如何进行个人血吸虫病预防等相关知识。
湖北钉螺,是年法籍神父傅·荷斯在金口发现的。他每到一处,要求医疗机构汛期要坚持每天巡堤,登记疫水接触人员,做好发热病人排查及疫水接触人员预防性口服吡喹酮的使用。他还深入到捕鱼人员等重点人群中,开展风险监测及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
随后,朱华乔听取了区血防所汛期急感防控专题报告。统计表明,汛期我区有7个街道、42个村、17处螺点被淹,钉螺面积达万平方米。连日来,他们出动车辆31台次,出动血防专业人员上堤人次,对疫区卫生院发热门诊督导13次,全区监督岗17人全部到位。登记接触疫水人员人,已全部预防性服药。对重点灭蚴地段15处,下发防护药品灭蚴灵瓶、吡喹酮00片。对疫区2所中学、2所小学进行了健教宣传,发放告家长一封信份,全区发放宣传单份,宣传栏18块,宣传品个。
7月9日,省血防办公室副主任丁红率省、市汛期血防应急工作督导工作组对我区汛期血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江夏长江沿线查看血防警示牌、监督岗、洲滩禁牧、村医务室发热病人摸排登记情况,重点抽查了赤矶村监督岗、河西村卫生室和长江航运码头灭蚴情况。
“严谨细致,再接再厉。”省督导工作组满意而去。
同样地,全区各个水质监测点每天都要进行取样检测,文化路、北华街多次水深过膝,工作人员每天要加班检测。至今全区自来水监测未出现任何异常。
朱华乔忙着,他就组织纸坊余人参加周末大扫除,覆盖点位余个,清理垃圾余吨,消杀面积18万平方米。
朱华乔,江夏区卫计委服务防汛抗灾的“总理”,他用“踏石有声,抓铁留痕”的担当,践行了“两学一做”的承诺。
防汛还在继续,他和他的医务工作者将一如既往地“赶考”。
更多江夏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