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肝纤维化洪水猛兽

肝纤维化是病情朝着肝硬化恶化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的危害有很多,如形成门静脉高压、肝脾肿大等,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而且如果处于肝纤维化阶段不积极进行治疗,对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

肝纤维化的概念与诊断

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学概念,指的是肝穿刺取出的组织学标本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肝纤维化的本质是肝脏对于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类似于人体皮肤受到损伤后的疤痕形成。很多肝友在接受肝硬度扫描后被告知有中度甚至重度肝纤维化,他们往往很震惊,平时没有什么感觉啊,怎么就一只脚迈进肝硬化的门槛了呢?要知道,肝纤维化虽然有疲倦乏力、肝区不适或腹胀痛、食欲不振、大便异常等症状,但反应并不严重,,也无特异性。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病理、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可判断肝纤维的程度与性质,判断其预后发展等,目前超声引导下的肝组织活检(肝穿)安全简便,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另外,肝脏弹性检测(肝硬度扫描)对肝纤维化也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于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患者,肝硬度值(LSM)7~8.5kPa可以确定显著肝纤维化(F2)、14kPa以上可诊断肝硬化,医院已常规开展肝硬度检测,国内外临床指南也推荐将肝硬度检测纳入慢乙肝患者的常规随访项目中。有的肝友会觉得疑惑,肝硬度检测的仪器与超声检查非常类似,是不是肝硬度检测就能取代超声检查呢??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超声不能诊断肝纤维化,但它可显示肝包膜粗糙,回声增密、增粗、增强且分布不均匀,血管走向不清等,或见门脉内径增宽、脾脏增厚等,还能看见腹水和肝占位,对肝纤维化的随访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肝纤维化的成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像肝细胞受累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或是胆管细胞受累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类患者其自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肝脏,而引起感染,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发生。病毒性肝炎:据研究发现慢性病毒性肝炎一般都伴有程度不等的肝纤维化,因为病毒的持续性存在,反复或持续的炎症浸润,无疑是对肝细胞的一个损伤,可导致肝实质发生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致使肝脏持续不断的纤维增生而逐渐形成肝纤维化。脂肪肝: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内过度蓄积,造成肝脏的持续性损伤,导致肝细胞的脂肪变性、脂质代谢的紊乱,使肝脏对炎症反应和各种肝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增高,进而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酒精肝:酗酒可导致酒精肝病情的发展,因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不仅直接损伤肝脏而且对肝脏产生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进而可诱发肝脏代谢紊乱,促进炎症免疫反应和肝纤维化的发生,若长此以往下去,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

肝纤维化的危害、预防

出现肝纤维化就表示病情较为严重了,肝细胞组织已经遭受到破坏。肝组织结构的破坏,使肝内血管受压扭曲、闭锁或动脉与静脉之间出现“短路”吻合,造成门静脉系统血管阻力增大,形成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腹水生成和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有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潜在危险。肝纤维组织成分的沉积会导致正常肝细胞之间的血液微循环通道发生障碍,影响肝细胞的血液供应,使因炎症受损的肝细胞不易修复甚至加重损伤,直至肝功能正常的肝细胞愈来愈少,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纤维化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应以预防为主。建议肝病患者定期做检查,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以防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出现了肝纤维化则要积极进行肝纤维化治疗,肝纤维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

肝纤维化患者还应在饮食方面多做注意,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紧张、忧思、郁怒和过度疲劳都对肝脏有不良影响,使自身抗病能力降低,易于感染病毒。

肝纤维化保健,首先要重视对各种原发病的防治,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肝炎、血吸虫病、胃肠道感染,避免接触和应用对肝脏有毒的物质,减少致病因素,慢性肝病因肝脏持续性损伤,多会伴有肝纤维化,由于每个患者体质情况和发病情况不一样,纤维化的程度与病情的程度或病程的长短可能不成正比关系,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本号提供的疾病常识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须来院面诊。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免费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jc/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