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败仅仅因为火攻吗其实各种原因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这首传世佳作《短歌行》,还真是应了赤壁之战的景…曹操对酒当歌

建安十三年,公元年,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此战浩浩荡荡而来的几十万魏军死伤无数,一败涂地。

为什么挟天子令诸侯后又统一整个北方的曹丞相会败的这么惨?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场分水岭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第一,曹军内部不团结。曹操此次南征其实只带出十余万曹军主力,其余有相当一部分是此前不战而降的刘琮手下的荆州水军,所以,曹操的军队本身也不太团结。

再加上此时距他大败袁绍才过去8年,还没有完全消化掉袁绍的势力,而且最要命的是。而且在他西北还有西凉的马超和韩遂勾结羌人时刻准备入侵关中。这些情况他肯定要在境内留下足够的兵力以防万一。

第二,粮草不足。曹操占据的北方因常年的战乱,粮食生产并不稳定,其军粮并不是十分充足。

而且荆州投降的十余万水军对曹操来说虽是意外之喜,但同时也让曹军的后勤压力倍增。

第三,士兵不擅水战。虽然曹操带来的都是精锐,但是想要跨过长江天堑,主要战斗力还得靠刚刚投降的荆州水军,但他们远不是江东水军的对手。

重要的是曹军主力对水上作战环境陌生,导致他们在作战中很被动。这也为曹军战败埋下了伏笔。

四、水土不服,军中瘟疫据。

北方的士兵来到了南方水土不服,生病的士兵非常多,很大的程度影响了曹军的战斗力。

战败已不可避免

而据《三国志》的记载,曹军大败是因为一场瘟疫。说是曹军到了赤壁后不仅作战一直不占上风,还因为瘟疫死了很多士兵,遂班师回朝了。

陈寿生活在西晋,离三国时期最近,他的记载应该是准确的。这一点从曹操后来写给孙权写的信中可以看出:“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那么,这种导致曹操败兵的瘟疫究竟是什么?

经研究人员推断,这种瘟疫应该是血吸虫病。在中国又以湖南、湖北的秋季是此病的高发期,而曹操又恰恰是在秋季开始训练水兵。

但是血吸虫病的说法也有争议,因为曹操当时训练水军的邺城并不是血吸虫病的疫区。

第五,不得已开启南征且骄傲自大。曹操当时刚击败袁绍不久,正是他志得意满的时候,觉得天下一统只在挥手间。

还因孙权此时击败了黄祖,为防止荆州十有落到孙权手里使其趁机做大。也是他为什么明知道后方不稳却依旧出兵的原因。

但曹军终归比孙刘联军多的多,如果曹操能够像官渡之战一样谨慎对待,想必战胜孙刘只是时间问题。

第六,天公不作美。曹操这位极具军事才能,又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将领为何会中火攻呢?

这就要说一下当地特殊的气候。赤壁之战时当地刮的是西北风,但黄盖诈降的那一天偏偏刮起了东风,此事甚为蹊跷,所以也才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

据后来家考证发现,原来是因为洞庭湖地区有地形风:当天气变晴的时候,就会逆刮东风。身为外地人的曹操也就难免会中计了。

七、败于火攻。主流观点认为遭遇火攻是曹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曹军彻底战败

但《三国志》却记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说的是曹操是先败兵然后船只才被烧的。

而根据前面提到的曹操给孙权的信中所言,曹操本人也并不承认遭遇火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有关赤壁之战的篇幅也没有提到曹军遭遇火攻。反而是《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有“曹公烧剩余船而败退。”的记载。曹操自己烧船退军虽确有其事,但烧船地点却是曹军后撤退到巴丘的时候。

综以上史料和后人归结的原因分析,赤壁之战曹军到底为何兵败我们现在仍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无论什么原因,都无法否定赤壁之战的意义。因为正是此战,最终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tb/12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