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
死亡19人!
4月27日
福建省卫健委网站发布
福建省年3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3月
(年3月1日0时
至3月31日24时,下同)
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例
死亡19人
今日话题3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艾滋病,占发病总数的98.35%;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49例、无死亡)
年3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70%。
(备注:以上传染病报告统计的死亡人数,其死因不完全由所患传染病直接导致,也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春季天气多变
时寒时暖
是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
各种传染病常出现
恰逢一大波学生复学
大家做好防疫的同时
也要尤其注意预防常见传染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集中在0~14岁,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每逢开学病例往往会增多,所以提前预防是关键。
水痘的传染性极强水痘从发病前1-2天到疱疹结痂为止,都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一个孩子得病,常常会传染给其他小孩。
传染途径多打个喷嚏能传播——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很容易误以为“感冒”,患者打个喷嚏或咳嗽,其喷出的飞沫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出去。
接触患者能传播——没抵抗力的孩子若刚好接触水痘患者飞沫、水泡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则很容易感染。
接触物品能传播——接触被水痘患者的水泡液、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能感染。
如何区分感冒和水痘水痘发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前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千万别弄混了!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
一般来说,皮疹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开始,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然后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
出疹期,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有红色斑丘疹→水疱→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先出先退。
那么如何预防水痘呢疾控中心专家表示
目前预防水痘最有效的的方法
就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因仅接种1剂疫苗
所达到的预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所以专家建议
在接种第1剂后
间隔3个月及以上
最好再接种第2剂
同时
加强个人卫生情况
勤洗手、勤通风
保持室内外干净整洁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在这个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除了水痘外
还有以下这几种
春季常见病症
大家也要提高足够的警惕!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
■常有咽痛,而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表现。
麻疹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
■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过敏导致过敏的因素较复杂,比如环境因素、遗传和个体差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户外活动和日光照射不足等。
临床表现常见表现为咳嗽、气喘、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瘙痒红疹等。根据个人体质状态不同,以及气候条件差异等,也可能形成风寒、风热、风湿等多种病理状态。
常见过敏源有粉尘、雾霾、潮湿、柳絮、花粉、动物毛皮等。
过敏人群应避免在花粉密集的地方逗留,外出做好防护、遮光,可戴帽子、戴口罩、面纱等。
最后,再来一起了解
在我国传染病分几类?
甲类、乙类传染病分别有哪些?
一图看懂↓↓↓
勤洗手、勤通风
戴口罩、不聚集
如果发现孩子或自身
出现发烧、出疹等症状时
医院就诊
早发现、早治疗!
提醒身边亲朋好友
千万别中招!
厦门大城小事(xmdcxs)编辑,来源:福建卫健委、厦门广电、中国教育报、共青团中央、央视财经、网络厦门大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