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武汉协和,明天更美好!
医院建院周年宣传片
医院建院周年形象片一百五十年风雨兼程,一百五十年岁月如歌。
10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迎来建院周年盛大庆典!站在周年庆典的关键节点,让我们再次回首济世仁和的医道初心,回望栉风沐雨的峥嵘岁月,展望一流协和、健康中国的光明前景!
汉水汤汤,其流有幸;
大医西来,济世仁和。
年,一位名叫杨格非的英国传教士乘船来到了开埠不久的汉口。没有人能想到,回荡在江水上空的呜呜汽笛,正在叩响武汉这座城市的现代医学之门。
年,携着英镑捐款的杨格非在医院的前身“医院”。
年,经由病人口口相传,西医渐次被国人认可。在激增的医务量下,医院第一位医生雷德为自己的佣人作了护理技能培训,这比中国护理学会成立早了43年。
年,医院创办了“大同医科学校”,这是中部地区最早的西医专科学校。当年招生11名,课程设置与英国医校相同。
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最初的三天激战中,医院至少收治了名伤兵。在医院前面的界限街,偶尔有子弹和迫击炮弹打来。为了医院看病的病人,院方将一袋袋芝麻堆成保护墙阻挡子弹。
年,伦敦会、循道会经过协商,医院,各捐资1千英镑用于工程建筑。年初,医院建设竣工。年4月4日,医院广邀社会贤达,举行了盛大的辟门典礼,正式更名为汉口医院,成为当时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医院之一。
时至今日,医院的辟门碑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于院内,历经百年,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本医院之贡献,乃为荣耀上帝,并为服务人群。”
栉风沐雨,扬帆起航;
砥砺前行,百年岁兴。
时光走过年,今天的医院附属于国家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由国家卫计委直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的医院,是我国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
医院编制床位张,医院现有43个临床专科,其中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5个,总数位居全国前五。医院专科排名中,医院共有7个专科位列全国前十,15个专科获提名,上榜专科总数居国内前列。
医院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机构开展技术协作、学术交流,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
医院坚持“一年一个主题”管理模式,坚持以问题和目标双导向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医联体建设,将协和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全国。医院合作协议,挂牌“医院”“医院”“医院”“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与省内10医院深入开展技术协作,与3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对接,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志愿者服务,构建立体预约诊疗网络,优化就诊流程。成立双向转诊办公室,构建以远程医学为核心的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与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双向转诊联络。开辟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有效整合单科力量,提高患者诊疗效率。推行准点手术,以患者为中心,优化资源配备,提高手术效率;打造“五星”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有更多获得感。
群贤毕至,大师辈出;
仁心仁术,代代相传。
一个半世纪来,协和名人辈出,诞生了无数大师与名家。细数他们的名字,就是研读一部新中国医学发展的断代史。
于光元,国家一级教授,“亚洲皮肤病大王”,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日光性皮炎”概念。
管汉屏,新中国外科学奠基人之一,成功实施国内首例右半肝叶切除手术,被列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重大成果展。
朱通伯,在国内首次提出“小夹板绷带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理论。
王新房,“现代超声心动之父”,在世界上最早绘制胎心心动图,并通过在自己身上做实验,首创“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方法。
杨超前,主持研制“硝硫氰胺口服治疗血吸虫病”临床应用研究,避免了锑剂的严重毒副作用,为我国血吸虫病临床治疗做出巨大贡献。
张锦坤,国内首次将纤维内窥镜应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
熊旭林,实施中南地区首例肾移植手术,开启我国器官移植外科发展的新领域。
沈迪,在世界上首先发现“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被学术界命名为“沈迪氏病”。
童萼塘,主持“低血钾软病研究”,揭开上世纪60年代中期席卷江西、湖北等10省市的“低血钾软病”之谜。
……
时至今日,医院人才济济,拥有了一大批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医院现有双聘院士5人、长江学者3人、杰青6人、优青3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9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王国斌、张玉、姚尚龙等共21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等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以上职务;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医学专家被聘为医院名誉教授。
传道授业,薪火不熄;
苦心孤诣,春华秋实。
医院历史上就是华中地区医学教育的重镇。它不仅创办了中部地区最早的西医专科学校“大同医科学校”,也创办了最早的护校“普仁护校”和专门培养医技人员的“博医技术专门学校”。改革开放以后,协和也成为首批恢复博士点招生单位。
目前,医院有8个系和23个教研室,25个博士授权点,30个硕士授权点;博士生导师人,硕士生导师人。医院每年培养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区近20个国家的留学生余名。临床医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医学影像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学检验学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共取得项科研成果,其中项达国际先进水平、项达国内领先水平、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97项获省部级二等奖。医院通过加大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力度,新建转化医学中心和标本库,设立院内科研基金,调整科研管理政策,促进科研产出。
近5年来,医院牵头国家级大项目10项,中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自年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数连续四年过百,居全国医疗机构前三,科研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前列。
风雨淬炼,荣光不改;
万木峥嵘,奋进腾飞。
目前,医院已经形成本部、医院、西院、医院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亚洲第一单体外科大楼、新门诊大楼等主体工程的相继启用,地铁无缝对接门诊大楼,开启了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百千万级手术室、心脏杂交手术室、骨髓移植无菌仓、高端ICU重症监护病房、互联导医系统为医疗服务增添了全新动力,提高了就医感受;国际最先进的PET、中南地区唯一的第五代射波刀、3D打印技术和达芬奇机器人等高端诊疗设备的应用,让医院勇攀世界医学高峰更加得心应手。
进入新世纪以来,医院在多项尖端领域填补了国内甚至世界的空白:世界首例成人裸露心脏回纳手术;全国首例坐骨连体婴儿分离术;亚洲第三例心肝联合移植术;国内首创结肠代阴道微创手术;首例3D导航全髋关节置换术;世界首次同时4台心脏移植手术;国内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心脏移植手术;世界首例人工生物角膜移植;世界首个AT1R降压疫苗;自主创新同种异体骨支架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三维适形精准近距离放疗……
以医为德,以诚谋划;
大医境界,仁爱无言。
年,武汉洪灾,汉口一片汪洋,瘟疫横行,医院的医护人员登上“罕拿摩勒”号,沿江救死扶伤,铸就了一艘乱世苍生的生命之舟。
年, ,协和代表中南区,派出第一批赴朝医疗队。
年唐山大地震、年湖北省特大洪灾、3年“非典”、8年汶川地震、年玉树地震……在众多大型突发事件中,协和医生总是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以最快速度奔赴重灾区,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完成救援任务。
从70年代的下乡巡回医疗,到今天的对口帮扶,协和医疗帮扶的半径远在西藏、新疆,近在周边社区,湖北的众多地市县都留下了协和人坚实的足迹。
国内首家儿童血液病“爱心病房学校”、首家心脏移植患者互助“新心会”、肿瘤患者“快乐驿站”、内分泌病友会,在这里相继成立。
王国斌、张永学获“中国医师奖”,叶哲伟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姚尚龙教授被授予“中国消除贫困奖”,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全国援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大道至简,一定乾坤;
仁爱济世,协诚人和。
世事嬗变,医道不变。以仁爱济百世,凭协诚护人和,年的岁月里,协和初心不改。如今,一个覆盖华中南,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协和”医学中心正在崛起。从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驶出的医院,正乘风破浪,直济沧海,向着“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来源:医院
作者/薛萱
编辑/王荣
华科协和教学whuhteaching除了直接从底部菜单进入相应板块外,您还可以随时回复“目录”调出本平台主要资源目录。
回复“技能、体格检查、护理、急救、胸穿、吸氧、血气、胃管、CPR、手卫生、引流、诊刮、四步诊、输液、铺床、导尿、清创、病历、沟通”等关键词可快速调出相应内容。
回复“搜索”或“百科”可进行更广泛的搜索。
回复“查询、翻译、天气、快递、订餐、购物、交通、订票、电话、外汇、挂号、健康、测三围、安全期、听歌、游戏”等关键词可进入生活服务、医疗健康、吃喝玩乐等页面。
医学教育正在发生什么?
医学生需要什么?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