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居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五位,居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
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记载,中国40到74岁的人群中,大约有1.2亿人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筛查不及时,发现即晚期大肠癌是非常明确的有预防和筛查效果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但目前我国临床上大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10%,60%-70%的大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Ⅱ期或晚期。
“无症状”是大肠癌的隐身衣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人选择“早诊早治,把癌症扼杀在萌芽里”,而我们中国人则信奉:“医院跑”。而“无症状”恰恰是是大肠癌的隐身衣,早期不易引起国人的警惕,便血症状又与痔疮有些相似,很容易被忽略。
早癌九成可治,晚癌九死一生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较长,从增生性病变到腺瘤、癌变、临床期癌以致晚期肿瘤是一个10年以上的过程,因此给了我们预防的机会。
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预防大肠癌的最主要方法。早期诊断90%都可以治愈,建议40岁以上男性、35岁以上女性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筛查,中低危人群2-3年做一次即可。
筛查:多种筛查结果快速目前较多采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大便隐血、乙结肠镜、纤维结肠镜、CT-MRI模拟肠镜、粪便DNA检测。
筛查人群:肠癌高危人群:
·60岁以上
·有慢性消化道疾患
·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
·有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
·有家族性息肉、结肠病
·有癌症和盆腔放疗史
由于早期肠癌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建议35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诊,高危人群还应每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医院医保报销高达93%,节假日不放假,专家照常坐诊,坚持“专业、诚信、尊重、感恩”的管理理念,实现价格透明化,程序公开化,坚持把方便让给患者,把实惠送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被称为“羊城医院”。
专家简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