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日常生活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比较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如果可以在早期发现胃癌,那么这可能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一般来说,筛查高危人群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的胃癌高危人群,就是指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患胃癌的人群,这类人群胃癌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几倍,甚至有可能是近十倍,那么胃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人
01
有胃癌家族遗传史。胃癌可能会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某个人患过胃癌,那么其本身体质存在易诱发癌症的基因。胃癌患者的血亲患上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的人群平均高出三倍。
02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史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恶变胃癌的几率为10%,慢性胃溃疡的癌变率虽然只有3%,胃息肉直径大于2cm也要小心癌变。
03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几率增加2.7倍—12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不一定会患上胃癌,但一般来说胃癌患者体内均可以检测出该病菌。
04
有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每日三餐不定时不定量或者经常暴饮暴食,爱吃腌制、熏制食品,烧烤、高盐饮食、经常吃太烫太辣的食物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伤害到胃部,都是导致胃癌的高危因素。
05
长期酗酒及过度吸烟。酒精会刺激胃黏膜,让黏膜细胞生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胃癌。烟雾中的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胃癌的诱因之一;如果烟酒均沾,危害则更大。
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唯一金标准,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齐玲芝教授权威解析
年龄在40岁以上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人,即为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早期一般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有些人会感到返酸、嗳气、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才逐渐明显,可出现明显腹痛、进食量减少、消瘦、黑便、贫血及呕吐等表现。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唯一金标准,以上人群应每年做1次胃镜检查。
医院专家简介
齐玲芝,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胃肠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国家药品试验基地消化科负责人。
主要擅长无痛胃镜、无痛结肠镜、小肠镜、超声胃镜的检查及多种内镜下的治疗,如胃、肠道息肉的内镜下切除、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术、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空肠营养管置放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等及擅长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急慢性腹泻、便秘、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是吉林省消化内科及胃肠内镜领域著名的专家。
肠癌一般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是我国的高发癌种,每年约新发病例40万,死亡近28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名列前茅。肠癌虽然凶险,但是只要发现的早,是最容易治愈的癌症,也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说它容易治愈,是早期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粘膜内癌几乎接近%;说它容易预防,是因为90%以上的肠癌是肠息肉演变而来,做一次肠镜,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结直肠癌高发区为40岁以上有症状人群,初期常见症状就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以及腹部不适等。随着疾病的发展,早期主要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消瘦、贫血、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早期肠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少数肠癌患者在早期会有一些症状,因此一般确诊肠癌,都是晚期。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尽量要注意休息。
肠癌的早期预警
1、便血:便血是肠癌较为常见的症状。肠癌造成便血的原因是肠癌肿瘤增殖坏死,导致肠道组织溃疡所导致。肠癌的便血常会被误认为是痔疮。要辨别大肠癌的便血症状,主要看便血状态,如果血液颜色偏深,呈红棕色、暗红色甚至黑色,同时可能混油粘液、脓液,则是大肠癌的症状。
2、腹痛:肠癌可能会引起腹痛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导致肠腔变窄,尤其是乙结肠位置,容易导致梗阻,从而出现腹部不适、胀气、疼痛等。许多普通的肠胃问题也会引起腹痛,因此,该症状也会被忽略。其实,肠癌引起的腹痛有所不同。肠癌的腹痛是隐痛,而且疼痛部位比较深入一些。有时是间歇性疼痛,有时会是持续性疼痛。一般肠胃疾病引起的腹痛会来得强烈而迅速。如果肚子经常有隐隐作痛之感,则很有可能是大肠癌或是阑尾炎。
3、大便性状改变:当肠癌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占据肠道内空间,使大便存在空间收窄,从而使患者排出的大便呈现细条或扁条状。不过,当肠癌发展到可以使肠道变窄时,往往肠癌已经过了早期阶段。然而,除了肠癌之外,能让肠道变窄的还有直径较大的息肉。如果是腺瘤息肉的话,则有可能发生病变,发展成肠癌。如果发现大便变形,应尽早做检查,以防肠癌。如果发现是息肉,应在内镜下及时切除并做病理检测。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于燕教授权威解析
据研究,超过80%的直肠癌,最初被自己或首诊医生当成了痔疮。最能迷惑人的是,患者本身真有痔疮,也有肠癌;人们往往只注意痔疮,而忽视了幕后真凶!仅凭主诉的临床症状,容易误诊或漏诊肠癌,最能清楚直观查明是否有肠癌的方法就是做肠镜。肠镜检查,可以清晰地直观整个大肠,便可以及时发现是否有肠息肉、痔疮及肠癌早期病灶,并直接摘除或取活检做进一步诊断,是目前肠癌检测的唯一金标准。一次肠镜筛查可以让肠癌发生的风险降低三分之一以上,足以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以下这22种情况必须行肠镜检查
1.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大便有粘液、脓血者;
3.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4.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
5.大便变细变形者;
6.长期腹痛、腹胀者;
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12.慢性结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13.怀疑结肠肿瘤,但钡灌肠X线检查阴性者;
14.腹部CT或其它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者;
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镜下止血;
16.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17.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一般每6个月至1年需要复查一次结肠镜。如果术前因为结肠梗阻,结肠镜未能检查全部的结肠,则手术后3个月时应当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其它部位有无结肠息肉或结肠癌;
18.已发现患有结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者;
19.直肠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其它的息肉建议一般每12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就可以了。如果复查结肠镜检查为阴性,则3年后再复查;
20.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行结肠镜普查: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也应做结肠镜检查。研究证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1.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22.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医院
医院
德医院
德医院
德医院
德医院
中国平安/阳光人寿/生命人寿/百年人寿
医院
德惠市公安局
犯罪嫌疑人/医院
德惠市交警大队
医院
医院总机:-
妇产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