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调研结束后,区血防办召开了座谈会。由区卫计局张显清书记主持,陈良军副局长作了详细工作汇报,各位委员在看完血防宣传视频和听完汇报后,感慨良多,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研讨氛围热烈,区卫计局何晓萍局长在最后对我区血防工作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并提出对今后工作的要求。
本次政协视察活动不但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动,而且加深了各部门对血防工作的了解,对我区今后的血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区进一步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夯实基础。
既然血吸虫病这么厉害,那小编想再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血吸虫病的相关知识,从自身做起,消除血吸虫病。
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人类或哺乳动物(牛、猪、羊、鼠等)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消瘦乏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严重危害生命。儿童得血吸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发展为侏儒症。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长江流域以南。血吸虫病感染途径?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接触疫水(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均可能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感染途径有捕鱼、割水草、打粽叶、戏水、游泳等。人在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病,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春季气候温暖,雨水多,钉螺活跃,人如果接触疫水,感染机会也多。夏季气温高,下水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体表暴露的面积大,所以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以夏、秋季最为常见。如何预防血吸虫病?不要到有钉螺的地段采粽叶、拔芦蒿、放牧、捕鱼捞虾、游泳等。若因特殊情况必须接触疫水,下水前需涂擦血防专用防护药品,或者穿高筒胶靴、戴手套、穿长衣长裤。人和家畜都能互相传播血吸虫病,因此要做到家畜圈养,切不可在有钉螺地区放养,特别是沿江洲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