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钉螺,送ldquo瘟神rdquo

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东方红,嘉善县天凝镇一个村的名字。

如今的东方红村,绿树成荫,稻花飘香,河水清澈,绿道蜿蜒,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向人们徐徐铺展开来。在东方红村文化礼堂的外墙上,“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再一次把人们的记忆带回到上世纪中叶那场席卷大半个中国、充满血泪与抗争的灭螺岁月。

东方红

俯瞰今日的东方红村,绿树成荫,稻花飘香,河水清澈,绿道蜿蜒,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

地处江南水乡的嘉善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灾县,许多村庄人烟稀少,田地荒芜,出现了不少“死人浜”“肚包村”;据资料显示,年至年,嘉善县有人死于血吸虫病,其中绝户户。东方红村是全县“瘟神”横行的重灾区,曾经“条条河浜有钉螺,家家户户有病人”。解放前夕,全村4个自然村、多户人家仅存人,其中患血吸虫病的达人,村里因血吸虫病绝户的有户,仅剩1人的家庭就有25户。

血吸虫病的重大灾情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年冬天,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就此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血防运动,一直持续了30多年。

血吸虫病也叫“大肚子病”,在上世纪中叶如瘟疫般在全国蔓延。血吸虫寄生于小小的钉螺中,侵入人体后专侵肝脾等脏器,到了晚期,病人腹大如鼓却瘦骨嶙峋,直至死亡。

东方红村的老年人几乎人人都参与过当年消灭血吸虫病这场群众运动。

年1月16日,东方红村迎春联欢会上,《血防战歌》、《两上榜》等节目受到村民欢迎。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东方红村多人的志愿者坚守卡点。老一代东方红人的血防精神激励着现在的人们。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主席的诗篇《七律·送瘟神》鼓舞着东方红人战胜病魔。

年,受灾严重的东方红村率先成立嘉善县第一支女子灭螺队,年过半百的沈金宝担任队长,带领20多名年轻人与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河浜灭螺攻坚战,在河浜沿岸降水开沟覆厚土反复加固的灭螺法,称为“灭螺带”,经省卫生实验室寄生虫研究所专家现场鉴定,该方法可一次性压缩钉螺面积99%,是水网地区有效的灭螺方法。她们的宝贵经验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年,“灭螺带”荣获全国医药科技大会成果奖,东方红村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血防工作的先进典型,全国各地来东方红村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

陈海金,今年87岁,当年在担任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村民们查螺灭螺,为消灭血吸虫病立下汗马功劳。

滑动解锁回忆

手电筒

村支书陈海金(手握草帽者)在农户家中走访。

周学文,年1月出生,时任村支部副书记、主办会计,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周会计”;当年主抓宣传队工作,负责党内组织工作。

滑动解锁回忆

搪瓷杯

陈海金在召开会议,布置灭螺任务。

吴玉英,年8月出生,上世纪60年代得过早期血吸虫病,后来积极参与查螺灭螺、验大便、打防疫针等工作。比队长沈金宝晚两年进入女子灭螺队,在灭螺队长沈金宝出差期间代理队长职责。

滑动解锁回忆

沈金宝(已病故)当年获得的部分荣誉奖章

这是嘉善县第一支灭螺专业队,由天凝公社东方红大队沈金宝(第一排右二)创建。

计小妹,年6月出生,年成为东方红村第一批“送瘟神”宣传队队员,并参与灭螺查螺工作。在宣传队中找到爱情,老伴同为当时宣传队队员。

滑动解锁回忆

户外煤油灯

女子灭螺队队长沈金宝现场传授灭螺经验。

林有生,年7月出生,年担任血防大队长,建起了血防队伍。上世纪70年代,他作为天凝血防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血防具体工作,也带领赤脚医生去村里给病人打“葡萄糖”。

滑动解锁回忆

血防联席会议笔记本

赤脚医生向村民宣传卫生知识。

孙建新,年8月出生,年加入“送瘟神”文艺宣传队,也参与敲“灭螺带”工作。

滑动解锁回忆

挑土的畚箕

年,村民们在修筑“灭螺带”。

陆桂珍,年11月出生,年加入宣传队,并参与灭螺查螺工作。印象最深的是下雨天也要坚持敲“灭螺带”,弄得一身泥。

滑动解锁回忆

自制敲“灭螺带”的工具

开展降水灭螺。

周海宝,年1月出生,血防期间担任卫生员,主要工作是打防疫针;同时参加村里查螺灭螺活动。记忆最深的事情就是去打防疫针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打,特别小孩子看到我们都哭得很凶。

滑动解锁回忆

当年赤脚医生的便携式医用箱

周海宝(右一)与计鹤明、计兴宝一起在向井水撒漂白粉。

当年的东方红村有小斗浜、唐家浜、张家浜、卜家场4个自然村,河滩边和圩岸到处都在修筑“灭螺带”。男人挑土,妇女“乒乒乓乓”铁搭夯、棒棍敲,一段一段结实的“灭螺带”紧贴着河道两岸,蜿蜒地向远处延伸。“灭螺带”修好后,大队小队组织参观评比,大队也经常组织人员到外面参观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平日里,查螺员分段巡逻,发现有被河水冲垮的河岸立即派人修复,发现谁家的河埠头有钉螺,就把这家的河桥石一块块拆开来灭螺。

在防住钉螺这个传染源的同时,村里开展了血吸虫病的全员普查,人人验血,化验大便。查出血吸虫病人,政府会安排集中治疗,用药、吃饭全部免费,同时还能领到一点营养补贴。

为打赢这场轰轰烈烈的灭螺战,东方红村年轻的小伙、姑娘成立了“送瘟神”宣传队,专门邀请县文化馆老师到村里辅导。这支宣传队还到全省各地巡演,在当时非常轰动。

年秋,嘉善县通过了省市血防工作组验收,成为消除血吸虫病“达标县”,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这场旷日持久的群众性血防运动宣告结束。

铁臂银锄30年,合力消灭了血吸虫病,送走了危害百姓的“大瘟神”,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东方红村也开始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东方红村先后被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森林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陈志华,年9月出生,年至1年担任东方红村血防宣传队员和广播员,工作之余参加灭螺查螺工作。

滑动解锁回忆

锄头

年,“送瘟神”宣传队员计小妹(右一)、陈志华(右二)在唐家浜修筑灭螺带。

吴新元,年2月出生,15岁参与村里的工作,后担任村小队长。年开始参加灭螺工作,每年春季敲灭螺带。

滑动解锁回忆

当年打夯巩固灭螺带的工具「已经风化」

村民们在加固河堤。

计鹤明,年12月出生,15岁就参加了灭螺队,每天去敲灭螺带,还参与在每户每家的井里投放漂白粉。

滑动解锁回忆

当年敲打灭螺带的工具

灭螺现场。

徐如宝,年1月出生,得过血吸虫病,治疗过七八次,当年也经常参与灭螺工作。

滑动解锁回忆

当年挑水用的水桶

整齐的灭螺带蜿蜒地向远处延伸。

郁美根,年5月生,在宣传队呆了两年左右,到镇里去演出过,记忆最深的就是读书的时候常有外面的人来村里检查参观,然后他们就要一起喊口号:“欢迎老大哥来指导,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滑动解锁回忆

当年的各种镰刀

外地来东方红村参观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计建安,年1月出生,年加入东方红村“送瘟神”宣传队。

滑动解锁回忆

竹篮子

“送瘟神”文艺宣传队员在排练节目,后面站立者为计建安。

韩祥荣,年1月出生,年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东方红村,曾经得过血吸虫病,就医3次后治愈。年加入宣传队,后与同为宣传队员的计小妹结为夫妻。

滑动解锁回忆

军用水壶

年,东方红村“两上榜”宣传,把被夺取生命的名字上“忆苦榜”,把治好病的人上“幸福榜”。

李桂娥,年5月出生,河北保定人。年浙江省卫生厅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专业队伍,共人,她为其中之一。年2月份队伍解散分派到嘉善县卫生局,并指派到东方红村灭螺宣传队负责宣传辅导。

滑动解锁回忆

东方红村颁发给李桂娥的奖状

在稻田里仔细查找钉螺。

「编后: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文/杨晓东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

春暖花开,复工复产,商业恢复,景区开放,被按下“暂停键”的生活重新开启??当下,全民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和传染病不断斗争的历史,甲肝、血吸虫病、鼠疫、流感、非典??到今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每一次面对重大疫情,党和政府都实行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公共卫生系统都得到了一次提升和完善;这是华夏儿女英勇迎战的精神风貌,也是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随着摄影师沈海铭的镜头,走进嘉善县天凝镇东方红村,走进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让我们再一次把视野转入上世纪中叶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那场瘟疫,通过老照片的解读和亲历者的讲述,感受那场轰轰烈烈的战“疫”中不懈抗争的人们,回顾那段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

就像今天,我们要感恩这个时代,铭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版面一览」

年4月7日《南湖晚报》视觉1+2版

沈海铭摄影报道

编辑/杨晓东设计/沈怡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yy/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