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进人物专访系列ldquo无数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西医学子利用假期采访身边抗疫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们,为青年学生分享他们的抗疫经历和收获。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一起走进抗疫先进人物专访系列第一期“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PART-1

阮雪娇/采访者:郭子为

阮雪娇,女,汉族,年12月出生。现为安徽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年5月,被授予第23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年8月3日,入选安徽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推荐名单。年9月8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年10月23日,被评选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

Q

您当初参与抗医院委派呢?

阮雪娇:自己去的,因为我是优秀党员嘛,作为党员,我们必须要起好带头作用,就需要自己先上,所以我就主动站出来,申请去抗疫。

Q

在抗疫的过程我相信我们作为医务人员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您令您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或者说困难是什么?您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阮雪娇:困难当然会有的,主要是物资的困难,因为我们去的比较匆忙,随身物品带的不多,医院的护理部和后勤保障部就帮我们把生活用品寄到武汉。安徽省卫健委,芜湖医院都给我们寄了很多物资,像消毒用品,还有医疗物资、防护物资等,而且都是先把好的寄给我们,当时我们就感觉心里特别温暖,虽然物资是缺乏的,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有一颗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困难总会过去的。

Q

在抗疫期间,您作为积极分子,您在知道疫情有所缓解后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阮雪娇:非常的开心,尤其是在我隔离的时候看到武汉解封了特别开心。因为在我们刚刚过去的时候整个武汉街道上没有一个人,像一座空城,当时我的心里是凉凉的,但后来看到武汉又恢复了车水马龙,有了烟火气我心里是特别激动,真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它能恢复成这样我也觉得自己其实特别的勇敢,武汉的解封也有我们安徽省医疗队做出的贡献,有我们的贡献,我的内心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同时也能看到我们国家在面对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去帮助武汉,完全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的优点。

PART-2

武玲/采访者:张传伟

武玲,女,汉族,中共党员,年2月出生。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年8月3日,入选安徽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推荐名单。年9月8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Q

您在抗疫期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当时是怎样解决它的呢?

武玲:当时对这个病一无所知嘛,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个风险。但是虽然有风险,但是大家知道还是要义无反顾的要冲上去。

Q

您觉得这个伟大的抗疫精神,对我们当代的青年人有怎样的思想引领的作用呢?

武玲:这个事情其实就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很很团结,就关键时候很团结一致的,大家是共同抗疫,这个不是哪一个人的,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我觉得主要是体现了这个集体主义精神。

PART-3

张孝飞/采访者:陈澳

张孝飞,男,汉族,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医院副主任医师,首批援鄂医生之一。年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7月“中国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年9月8日,被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年9月8日,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年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7月“中国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年11月,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彰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Q

我们国家经过像您这样的很多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疫情是迅速的得到了缓解。当时您在一线面对缓解情况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或者是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张孝飞:我们也要看这个钟南山院士每天发表对疫情评估的讲话,就是我们在武汉感觉的话可能要比关官方公布的要早,为什么呢?因为有一天你上班的话,你突然间看见病房空了。那时候我就知道肯定是大家所谓的拐点来了。这种情况实际上我这种划线的时候,实际上要比官方公布的还要早。我是第一时间就给我们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连线,大概说了这个情况,我把这个事情也医院,大家都很受鼓舞的,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

Q

对,大家的努力。您觉得就是在这次支援武汉急救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或者感想呢?

张孝飞:实际上我们去的时候大家都害怕过,迷茫过,彷徨过。但大家去的心是坚定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武汉的时候,大家去的时候是抱着一颗心、抱着一颗信心、抱着一份期待去的。我们在武汉种了一棵希望之树,取得了太多的收获,收获了一份难忘的回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收获了这个疫区的感恩之心,收获了党和政府的回馈,收获了这个社会各界的捐赠,收获了自己党性的再次洗礼,收获了人生的感动。在武汉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在今后工作大家也还会再遇到,我们要把知难而上不怕苦的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

PART-4

汪天平/采访者:张辰、冯俊华

汪天平,男,汉族,年3月出生,现任安徽省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安徽医科大学和皖南医学院兼职教授。系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寄生虫病标准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血吸虫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1、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安徽省江淮十大杰出青年。3、安徽省先进工作者。4、安徽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5、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二等奖。6、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9、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0、荣获省院士专家联谊会年度“优秀专家”。11、年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12、全国先进工作者。13、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年)。14、入选年6月“安徽好人榜”。

15、年8月3日,被列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名单。16、年9月8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17、年9月8日,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18、年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7月“中国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19、年10月23日,被评选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

Q

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医中药在本次抗击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呢?

汪天平:我们一开始对新冠病毒是未知的,它完全就是一种我们之前从未接触了解过的病毒,而且抗病毒药物效果并不明显,没有任何特效药,面对新冠肺炎只能采取对症治疗。当时我们医疗队刚好有五六名中医,他们通过舌诊等一系列中医诊疗思路,辩证论治,使用中医药疗法,效果确实更好。后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推出诊疗方案,筛选出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方法,医院大力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很好,尤其对于轻症患者,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在重症方面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Q

您觉得伟大抗疫精神对当代青年人有怎样的思想引领作用呢?

汪天平: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对伟大抗疫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生命至上强调了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第一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体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舍生忘死体现了无私奉献精神,尊重科学表明了科学的工作态度与方法,命运与共彰显了中国为世界谋大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Q

在抗疫期间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您有什么经验想传给青年学生吗?

汪天平:

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那段宝贵的经历和回忆了,能够有这样一次机会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对青年学生想说的第一点就是要有责任与担当,我们都发现这次抗疫主力军中很多人都是90后,让我感觉到这一代人是有担当与使命的一代人,令我们非常欣慰;其次,青年学生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当然,也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要有自信,培养专业能力与技术;最后一点就是要有服从大局的意识,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

“白衣为甲亦征衣,此战当知万险集。无悔但求人早愈,怀忧惟恐疫长羁。”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疫情来袭就是冲锋命令,党旗所指就是前进方向。”的党员精神;还要用我们的青春活力,涵养创新力量,努力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汇聚力量。我们要时刻铭记:爱国奋斗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底色,守护健康是我们永不停歇的追求!

封面

刘艳红

采编

孙怡

编辑

徐雨竹

责编

徐雨竹

审核

黄顺

欢迎投稿:AHOCMzx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yy/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