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过程中,驱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驱虫做好了,肉牛长得快,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增加。很多肉牛养殖户对于驱虫的重要性非常认同,但是什么时间驱、用什么药物驱就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有一次,有位肉牛养殖户问我,为什么用了驱虫药后,她的牛还是有肝片吸虫病的症状,一点改善都没有?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她理解的驱虫是使用了伊维菌素后就可以达到驱虫的目的,然而她并不知道伊维菌素对于肝片吸虫病没有效果,单一的一种驱虫药并不能驱掉所有的寄生虫。所以,今天就对我省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一下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药物。
常见寄生虫病
1、焦虫病,常见于巴贝斯焦虫病,该病通过昆虫蜱传播,主要症状为高热体温超过40℃、贫血、可视黏膜苍白、血尿、腹泻、静脉血呈粉红色,常用药物有三氮脒、咪唑苯脲、吖啶黄。2、球虫病,温暖、潮湿地区易得,主要症状为腹泻、血便、贫血,常用药物有磺胺类药物、莫能菌素。3、吸虫病(肝片吸虫和血吸虫)(1)肝片吸虫病:经常在水草丰盛的地方放牧易患,主要症状为消瘦、贫血、下颌部水肿、腹泻;治疗药物有三氯苯唑(肝蛭净)、氯氰碘柳胺、阿苯达唑;(2)血吸虫病:本病主要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我省主要在洞庭湖区放牧牛易得,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腹泻、贫血、消瘦,常见药物有吡喹酮。4、消化道线虫病,以蛔虫常见,常见症状为消瘦、腹泻,常用药物有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左旋咪唑。5、肺线虫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例咳出的痰液中可见虫体,常用药物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6、消化道绦虫病,在温暖、潮湿的地区放牧易感染,主要症状为腹泻、排出分辨中有节片。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唑、氯硝柳胺(灭绦灵)。7、螨虫病,主要症状为脱毛、皮肤增厚,结痂,常见于牛头颈部皮肤,常用药物有伊维菌素、溴氰菊酯、辛硫磷。作为驱虫药物在驱虫的同时,还具有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药物说明,防止药物中毒。建议在每年的2-4月和9-11月进行驱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春秋两季驱虫。在此,给大家推荐使用阿苯达唑口服,配合伊维菌素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联合驱虫。对于经常放牧的养殖户尤其是在洞庭湖区附近的还应当注意血吸虫的感染,建议最好避免湖区放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