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府,年10月生,年参加工作,年入党,年退休。曾任婺源县卫生局局长,上饶地区卫生防疫站站长,上饶地区行署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被授予“全国血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难忘基层经历自豪工作成就如今的婺源已经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可是六十多年前,这里的清华镇所辖长林、岩下等村落曾经是血吸虫病的主疫区,人丁稀少,天地荒芜,呈现一片“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景象。
年11月,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婺源随即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年初,我刚刚从九江医校毕业,就被抽调到由1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血吸虫病防治小组担任负责人。接到任务后,我们满腔热情,深入疫区、蹲点在村里,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疫区的普查,调查找出2个乡、8个村庄的患者和有钉螺的农田疫源地。
那时,农村还没有交通工具,全靠双脚行走,闲置的牛棚、祠堂打扫干净就是住的地方,交8毛钱吃“百家饭”。但这些都不算困难,最难的是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当时的农村,群众健康知识严重缺乏,根本没有预防疾病的意识,生了病就求神拜佛、求菩萨保佑,都说是一直以来就有的瘟疫,不相信共产党一来就能解决。记得有一位20来岁的姑娘,又瘦又小,一直不来月经,查出得了血吸虫病,家人也不配合治疗。我们就背着显微镜上门做粪检,苦口婆心反反复复到姑娘家做工作,还给姑娘家计工分、发放救济费。姑娘家里人终于同意了,我们就敲锣打鼓象迎亲一样,把姑娘接到防治点接受治疗。两个月后,姑娘的病症消除了,体重显著增加,人也长高了,原来一直不来月经,这时也有了。我们上门回访时,姑娘家逢人便夸:“医生比神仙还灵。”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山峪,我们便趁热打铁,定时召开群众大会作动员做宣教,挨家挨户上门要粪便开展筛查,村民们也从刚开始的不配合到主动送检粪便,服药治疗,从刚开始的不理不睬到主动给我们送好吃的、当朋友。建立分户登记卡(即医疗档案),到农田、草坪、沟渠查钉螺、灭钉螺、入户发现病人、治愈病人,当年在婺源的一幕幕,现在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年5月,省委、省政府对婺源疫区进行考核,达到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要求,婺源获得“根除血吸虫病”的光荣称号,我也受到通令嘉奖。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条件简陋也很辛苦,但心里觉得非常值得,因为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能让老百姓受益继续健康生活,做防疫工作很有成就感。
无悔防疫生涯欣慰参与见证新中国成立之初,天花、鼠疫、霍乱、血吸虫、黑热病等传染病在我国肆虐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陆续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组织全国力量进行传染病防治,我非常荣幸,既是其参与者,也是其见证者。70年代初,国家多部门连续发多个文件,高度重视传染病的流行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下定决心要控制消灭传染病的蔓延。
年11月,上饶恢复组建地区卫生防疫站,组织任命我担任站长,一直到年8月,这一干就是13年。我和同事们一起参与和见证了除天花、防鼠疫、控霍乱、灭丝虫,疾控人一代又一代,几十年如一日,建立起对传染病的有效防疫屏障,控制住流行病的继续危害,为老百姓撑起了守护健康的保护伞,取得重大积极的防疫效果。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我们上饶疾控成立70周年,看到我们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和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老疾控人,我深感无比自豪和欣慰,无悔自己的疾控生涯。
END(讲述人:林宏府整理:熊志坚、舒崇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