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急解索(《纲目》),蛇利草(《岭南采药录》),细米草(《中国药植志》),蛇舌草(《福建民间草药》),鱼尾花(《江西中药》),半边菊、半边旗(《广西中药志》),奶儿草、半边花(《浙江民间草药》),箭豆草(《四川中药志》),顺风旗、单片芽(《岭南草药志》),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湖南药物志》),金鸡舌(《闽东本草》),片花莲、偏莲、瓜仁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蛇啄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古籍产地:时珍曰︰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湿塍堑边。
药材基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高达20厘米。茎细长,折断时有粘性乳汁渗出,直立或匍匐,绿色,无毛,多节,节上有互生的叶或枝;匍匐茎节上附生细小不定根,根细长,圆柱形,有的旁出须根。叶绿色,无柄;多数呈披针形,少数长卵圆形,长约1~2厘米,平滑无毛,叶缘具疏锯齿。花单生于叶腋,有细长的花柄;花萼绿色,长6~10毫米,上部5裂,裂片线形,下部呈圆筒状;花冠浅紫色,长约8~10毫米,下部筒状,一侧开裂,上部5裂,裂片倒披针形,偏向一方,花冠喉部裂片连接处有绿色的小凸起物,花冠筒内壁密生毛茸;雄蕊5,聚药,花丝下半部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杜形,柱头2裂。蒴果,长4~6毫来,基部锐尖。种子细小,椭圆形,微扁。花期5~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稻田岸畔,沟边或卑湿的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此外,广东、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亦产。
采制: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潮湿的沟边、河滩湿地易生长。怕旱,耐寒,耐涝。以疏松肥沃的粘壤土栽培为宜。
性状鉴别:干燥带根全草,多皱缩成团。根细长,圆柱形,带肉质,表面淡棕黄色,光滑或有细纵纹,生有须根。茎细长多节,灰绿色,靠近根茎部呈淡紫色,有皱缩的纵向纹理,节上有时残留不定根。叶互生,狭长,表面光滑无毛,多皱缩或脱落。花基部筒状,花瓣5片。臭微,有刺激性,味初微甘,后稍辛辣。以干燥、叶绿、根黄、无泥杂者为佳。
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3.对中枢的抑制作用:4.呼吸兴奋作用: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6.利胆作用:7.抗蛇毒作用:8.其它作用:8.1.抗溃疡作用:8.2.轻泻作用:8.3.抑菌作用:8.4.凝血作用:8.5.抗癌作用: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辛,平
归经:归心、小肠、肺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用法用量:9~15g。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虚症忌用。"
各家论述:1.《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2.《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3.《岭南采药录》: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4.《中国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
5.《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6.《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7.《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8.《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配伍:1.配鱼腥草:半边莲、鱼腥草都是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的,但半边莲解毒散瘀、鱼腥草善解毒排脓,将半边莲和鱼腥草配伍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散瘀、排脓,是治疗肺痈病症的良药。
2.配红花:半边莲和红花都是可以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的,两者配伍使用,效果会更好,常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关节痛、经闭等。
3.配红枣:半边莲能解毒、红枣能养血补中,二药合用能解肝毒,补肝血,对于治疗肝病有极好的疗效。
4.配三七:半边莲、三七都可用于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二药合用其作用大增,对于人体出现的出血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5.配半夏:半边莲、半夏均能消痞、化瘀、散结,两者配伍使用可以用于治疗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梅核气、胸脘痞闷等。
附方:
①治寒齁气喘及疟疾寒热:半边莲、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②治毒蛇咬伤:㈠半边莲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㈡鲜半边莲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两次。并用捣烂的鲜半边莲敷于伤口周围。(《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③治疔疮,一切阳性肿毒:鲜半边莲适量,加食盐数粒同捣烂,敷患处,有黄水渗出,渐愈。(《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乳腺炎: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⑤治无名肿毒:半边莲叶捣烂加酒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⑥治喉蛾:鲜半边莲如鸡蛋大一团,放在瓷碗内,加好烧酒三两,同擂极烂,绞取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约一、二十分钟吐出。
⑦治时行赤眼或起星翳:㈠鲜半边莲,洗净,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时换一次。㈡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眼皮上,用纱布盖护,一日换药两次。
⑧治跌打扭伤肿痛:半边莲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过滤,将渣加水三厅再煎成一半,然后将两次滤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浓缩成一斤,装瓶备用。用时以药棉放在药液中浸透,取出贴于患处。
⑨治黄疸,水肿,小便不利:半边莲一两,白茅根一两。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调服。(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单腹臌胀:半边莲、金钱草各三钱,大黄四钱,枳实六钱。水煎,连服五天,每天一剂;以后加重半边莲、金钱草二味,将原方去大黄,加神曲、麦芽、砂仁,连服十天;最后将此方做成小丸,每服五钱,连服半个月。在治疗中少食盐。(《岭南草药志》)
⑾治湿热泄泻:半边莲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⑿治痢疾:生半边莲二两,水煎和黄糖服。
⒀治盲肠炎:半边莲八两,加双料酒适量,捣烂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许,外敷患处。
⒁治急性中耳炎:半边莲擂烂绞汁,和酒少许滴耳。(⑿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⒂治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半边莲一至二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⒃治由血防""或链霉素引起的眩晕等:半边莲一两,配墨旱莲、白芷、车前草、女贞子、紫花地丁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