苷酶(a-L-fucosidase,AFU)等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和估计预后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肝纤维化常用标志物检查
(一)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尤以肝、肾、胰、心等器官中含量最多,肝脏中的MAO来源于线粒体。MAO可加速胶原纤维的交联,血清中MAO活性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呈正相关。
速率法(37℃):0~3U/L。
1.肝脏病变肝硬化时80%以上的患者有MAO升高,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活性的高低可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但特异性较差。肝癌时MAO升高,可能与伴有肝硬化有关;急性肝炎如同时伴有急性肝坏死,血清MAO升高。
2.肝外疾病系统性硬化症、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甲亢时,MAO也可升高。
(二)脯氨酰羟化醇测定
脯氨酰羟化酶(prolylhydroxylase,PH)是胶原纤维合成早期的一种酶,该酶能将胶原α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当肝脏内胶原纤维异常增多时,血清中PH增高。所以,通过检测血清中PH活性可用来早期诊断肝纤维化。
(39.5±11,87)μg/L。
1.肝纤维化的诊断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炎、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等PH增高。
2.肝脏病变随访及预后判断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如有PH活性进行性增高,提示肝细胞坏死及肝纤维化加重;若治疗后PH活性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三)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测定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成分中主要的大分子物质。慢性肝脏病变常表现有胶原纤维的增生,在增生初期首先形成前胶原,Ⅲ型前胶原经氨基端内切酶作用则成为Ⅲ型胶原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aminoterminalprocollagentypeⅢpeptide,PⅢP)。由于部分PⅢP进入血液,故通过检测血液PⅢP可进行肝纤维化的诊断。
放射免疫法(RIA):均值为ng/L,ng/L有临床意义。
血清PⅢP无器官特异性,凡有脏器纤维化时均可升高,但以肝纤维化时升高最明显。
1.肝纤维化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等,血清PⅢP含量均可升高,且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PⅢP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是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良好指标,且可弥补肝活检不能动态观察的不足。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