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大肠癌,每1.5分钟就有一例被确诊为大肠癌。
但大肠癌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癌症之一,若能在早期发现癌变,可以通过简单的微创手术治愈。
大肠癌与其他癌症不同,
它首先症状隐匿,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
第二,它大多是肠腺瘤演化而来;
第三,它生长及其缓慢,从息肉到肠癌,大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
所以,我们完全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要赶在它癌变前做一次肠镜,就能发现并切除它。
人的健康与死亡有时其实离得很近,大肠癌早期检查,患者就会后退一步,走向健康;
晚一步检查,患者就会向前一步,走向死亡。
关键就在一个“早”字!
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患者,对医生根据病情劝告病人进行结肠镜检查总是担心疼痛而不及时接受肠镜检查。
有的则可能工作繁忙等原因而一拖再拖,错过了宝贵的早查早治时间。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之一,现有的技术方法应用得当,可使癌症死亡率降低约1/3。
9类高危人群,要及时做肠镜检查①结直肠癌高发区的成人: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故我国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可定为35-40岁。在地区分布上,主要以一线大城市如北上广深为最高,这可能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缺乏运动相关。
②结直肠腺瘤患者:
许多研究表明,有腺瘤的结直肠癌粘膜较无腺瘤的正常粘膜癌变的可能性高倍,而结直肠腺瘤患者在初次发现腺瘤摘除后,有30%-50%的患者日后又将发生腺瘤,因此结直肠腺瘤患者在治疗后仍应严密随访复查。
多发性家族性息肉为一类遗传性疾病,约有40%的后代可接受遗传,一般于8-10岁始出现多发性的结直肠腺瘤(大多数为管状腺瘤,个别为绒毛状腺瘤),20岁左右时,整个结直肠可布满数百个大小不一的腺瘤,如不积极治疗,大部分在40岁左右可出现癌变。
③以前患过结直肠癌者:
约有2.5%-11%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可再患原发性结直肠癌。因此,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还应作为高危人群随访观察。
④血吸虫病患者。
⑤盆腔接受过放射线治疗者:
国外有学者报告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直肠癌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4倍,所以可能是高危人群。
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本病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5-10倍,主要危及病变持续活动者,而一时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危险同正常人接近。
⑦结直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大量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病人家庭成员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于对照组3倍左右,统计分析表明这主要是与共同的饮食结构有关,而与遗传关系不明显。另外,石棉工人、有乳腺癌病史等也应注意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
⑧遗传相关疾病:
以下疾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腺瘤性息肉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错构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Juvenile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结直肠癌、IBD尤其是UC或慢性肉芽肿性结肠炎。
⑨其他:
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或慢性腹泻、经常黏液性血便或慢性便秘者。
上述这9类人群,要提前进行筛查,筛查的起始年龄建议在40岁前,筛查手段主推全结肠镜。家族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更要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干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