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我们静静回首
总结来路,感恩风雨同度
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足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辉煌
与您共同回顾,
医院年之路~
关键词:医院改革
落实药品双信封和取消药品加成改革
对双信封中标结果的药品价格进行调价,药品降价幅度平均超30%,个别药物降幅达到近60%。落实取消药品加成改革,除中药饮片外全部药品实行零差价。
绩效分配改革
筹备实施以RBRVS为基础的绩效分配模式。通过科学计算工作量,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大部制和干部选聘制度改革
对原有20个职能科室进行撤并转,调整为14个职能大部,减少职能交叉,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了21名干部到管理岗位,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素质均得到优化。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
与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联合,牵头组建环鄱阳湖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联合体,全省各市、县(区)30余家血防站成为联合体成员单位。牵头组建江西省肝病专科联盟,组合全省60所医疗机构和28所血防站,是全省唯一一个省级肝病专科联盟。医院成为“江西省肿瘤专科联盟”、“中南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关键词:学科建设
创新团队引领学科发展
组建五个创新团队,成员来自各临床科室和影像、检验、病理及药剂等医技科室共计92人。各团队已着手进行课题的选择和研究讨论。
中医学科优势凸显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答辩会和专家评议,牵头进行“肝衰竭前期”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梳理和临床路径制定项目。
肝胆外科发展势头喜人
柔性引进2名外科专家,肝胆外科病种收治范围快速扩大,病种难度极大地提高,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从无到有,并针对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患者开展外科手术,科室技术团队得到培养和锻炼。
呼吸科从无到有。每周三天开放呼吸科门诊,学科团队雏形已形成。
关键词:科研教学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资质;建立生物样本库;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预受理。立项江西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星火推广计划项目1项,南昌市科技局支撑计划项目2项,签署科技合作协议1项。验收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卫计委中医课题3项,省卫计委项目2项,市科技局项目8项。发表论文49篇,其中外文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6篇,国家级论文18篇。
医师谢能文、护士涂慧敏发明2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简易安全的胸腹腔置管引流装置和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新增全国委员2人、青年委员1人;省级学会常委5人、委员5人,市级主委2人。发表论文2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的《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在“SBP诊断与鉴别诊断”章节中引用朱龙川博士SCI文章中的观点。
完成国家级继教班4项,省级继教班5项,省级专题讲座12项,市级学习班1项,市级专题讲座10项。受江西中医药大学邀请承担本科生传染病理论教学,成立传染病教研室,由院长担任教研室主任。新增硕士生导师1名。培养的南昌大学3名研究生顺利获得传染专业硕士学位。
关键词:质量安全管理
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
举行护理技能大比武,并选派优秀人员参加由市卫计委和市教科文卫体工会举办的“年南昌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五届白衣天使护理技能比赛”,获团体三等奖、个人全能三等奖、个人理论一等奖、个人技能操作单项二等奖和三等奖。
加强医疗技术管理
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增G实验、GM实验和精确定量检测项目等16项。
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上报危急值例,上报不良事件50例。药品不良反应85例,新的不良反应14例,严重不良反应4例。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跌倒和坠床风险评估率%。加强对临床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病例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9.93%,较上年同期增长7.33个百分点。
加强结核、艾滋病人管理
严格控制艾滋、结核的院内感染、传播,做好免费药品的领取、保管和发放。加强艾滋病人门诊病历管理,完善个人隐私保护。
关键词:患者就医体验
优化门诊服务
按照“医改”政策普通门诊占总门诊70%的要求,专家门诊由4个调减为2个,普通门诊由2个调增为4个,设立便民门诊,保证普通门诊号源。
加强慢性传染性疾病管理
新增肿瘤患者慢病管理平台。共发展慢病患者人。开展慢病沙龙4次,免费体检人次。
推进多学科查房
推进多学科查房。ICU多学科查房4次,肝脏肿瘤科多学科查房70次,联合诊疗51次。
推进预约诊疗
开展现场、电话、网上预约和提醒服务,复诊预约率78.23%,复诊预约就诊率63.84%;开展院前、院中、院后三级随访,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人次,满意率99.92%,有效回访率92.58%。受理患者有效投诉6起,%及时处理。
增设预结算中心
针对残疾人、无亲属陪伴及行动不便的患者,或其他原因不能前往出入院窗口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提供床边结算。为符合条件的低保患者实行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便民政策。
关键词:优质护理
““一病一品”服务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开创“一病一品”服务,按照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分级,针对个体差异,采用中医、中药特色护理、心理干预等手段,建立一套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护理临床路径,已制定“积聚”、“肝着”、“鼓胀”、“肝瘟”四个病种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方案。通过对患者施行综合干预护理,使患者获得全面、细致、体贴的服务。
劳模创新工作室
以胡敏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开展艾滋病患者关怀。新建艾滋病患者档案人份,心理干预人次,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北京有哪些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