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肠
计
议
——关于“大肠”的那些事
集团总院(中医院)肿瘤科医生刘文娟为您解读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情况
1.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发病人数不少。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在人左右,数目相当大。
2.上升速度快,至今为止,已成为仅次于肺癌和胃癌的第三位常见恶性肿瘤。
3.我国肠癌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平均发病年龄仅为45岁,较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其中相当一部分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效果较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较大。
4.我国大肠癌的发病与血吸虫病相关,大肠癌伴血吸虫病的病人占大肠癌病人总数的18-27%,血吸虫病的高发区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
大肠癌的早期
应警惕些什么
1.便中带血,而不是因为痔疮。
2.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脓血便,有排便不尽感,治疗效果不佳时。
3.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或大便异常,便秘、腹泻交替发生,超过3周以上应格外注意。
4.大便形状变细。
5.出现贫血,大便检查多次潜血阳性者。
6.持续性下腹部不适,隐痛、腹胀、腹部肿块,体重减轻。
高
危
因
素
1.有家族史。
2.息肉或者息肉手术史。
3.妇科肿瘤病人有放疗史,发病概率比普通人高2-3倍。
4.既往有大肠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病史,发生第二个大肠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3倍。
5.长期慢性结肠炎症患者,第一个10年发病率为3%左右,以后每10年增加20%左右。
对有上述症状者,应及时就医,不能掉以轻心,以免贻误病情。大肠癌的症状和特点
1.便血
2.脓血便或黏液便
3.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
4.腹痛、腹部肿块
5.慢性消耗改变
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在一位病人身上。有些症状比较突出,有些则较轻甚至没有,这与肿瘤生长的部位和速度有关。
常见的直肠癌的特点:直肠刺激症、便血和脓血便、慢性肠梗阻、直肠癌的部位较其他大肠癌低。
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早期大肠癌的发现有赖于大规模的普查。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做到对所有人群进行检查,那么高危人群一定要检查:
1.生活在肠癌高发地区大于45岁的中老年。
2.长期食用高脂肪低纤维素膳食的人。
3.家族中有大肠癌病人的人。
4.大肠癌手术史的病人、血吸虫病病人、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息肉、慢性肠道炎症病人、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妇科肿瘤或乳腺癌病人。
即便没有开展普查的时候,上述这些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为主,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其中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般确诊后,手术治疗是首选。
专家咨询、预约-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