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秘制古方,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整理而成。首个“以闻入药,气味治鼻炎”的产品,突破常规给药方式;对于外邪侵袭、感冒等引起的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鼻渊(鼻窦炎)、流鼻涕、打喷嚏、头痛、嗅觉减退、风热蕴肺型急慢性鼻炎等达到10分钟鼻子通畅的功能。
主要由白芷、辛夷、川芎、鹅不食草、薄荷、麝香、冰片等配制而成。
克服了口服药物很难到达鼻腔、外用喷剂无法穿透鼻粘膜的弊端。
是靠挥发油中的气味分子作用于鼻腔,它能直接穿透鼻粘膜的脂质双分子膜,使药物能迅速充满整个鼻腔,增加细胞通透性,达到跨膜给药,同时气味给药解决了鼻腔死角炎性病变无法消除的难题,直达病灶,杀菌消炎、消除水肿,全面解除鼻腔深层炎性病变,从而达到安全、彻底、快速治疗鼻炎的效果。
工艺独特,药效以少胜多,生产工艺复杂,成本极高。10斤药材只能提取5克有效成份。它所采用提取方法有:三压、三煅、三清、一炙。其中最难的是回收药物的挥发油成份,并将之固化。所以每支仅有2克量,一支每天使用5...8次,每次用3分钟左右,就有惊人疗效。
:
白芷:
性味: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肺经。
王好古:白芷同辛夷、细辛用治鼻病,入内托散用长肌肉,则入阳明可知矣。
《纲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川芎:
性味:辛,温,用量较重,《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并为“诸经头痛要药”;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薄荷:
性味:辛,凉。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鹅不食草: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①《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齁蛤、痰疟,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按倪惟德《原机启微集》云:治目翳搐鼻,碧云散用鹅不食草解毒为君,青黛去热为佐,川芎之辛破留除邪为使,升透之药也,大抵如开锅盖法,常欲邪毒不闭,令有出路。然力小而锐,宜常嗜以聚其力,凡目中诸病,皆可用之,生挼更神。"
辛夷: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鼻渊、鼻塞。
《医学正传》云:“鼻为肺窍,“其经脉所至,专属阳明,自山根以上则连太阳督脉以通于脑、故此数经之病皆能及之。”辛夷能入肺、胃等经,引诸经清阳上行于鼻,祛邪止涕、通塞利窍。凡诸鼻塞流涕、香臭不闻,皆宜用之。
麝香:
气味:辛、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古书《医学入门》中谈麝香,通关透窍,上达肌肉。内入骨髓......。《本草纲目》云:......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其意是说麝香可很快进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发挥药性。治疗疮毒时,药中适量加点麝香,药效特别明显。
使用方法:将本品直接塞入于鼻腔内,吸1-3分钟,二鼻交替使用,每天数次(不少于4…5次),一个月为一个周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