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middot人物吴宝英马陆

她离开已经26载,

但老人们还记忆犹新,“干起活来不要命!”“全国妇女先进!”“这个村干部,是村里最穷的!”她是李家村人的骄傲,她是马陆妇女好榜样,无论时光逝去多久,她的名字依然熠熠生辉。吴宝英:马陆“铁娘子”(目前唯一遗留下的照片,摄于上世纪90年代)READING人物档案

吴宝英,生于年6月,马陆李家村人,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年奋斗在农业一线,曾任农业互助组组长,李家大队妇女主任、副大队长、党支部书记等。先后荣获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年2月积劳成疾,因病去世。

“干起活来不要命”

年,吴宝英出生在一家贫苦农民家里,父母从小就将她送人做童养媳。12岁的她就去给地主打工,受尽欺凌受尽磨难,也打造了她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性格。抗日战争爆发,她随家人外出逃难,回家时一看房屋都被日本人炸了,变成了一片废墟和瓦砾。

年,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人民迎来了解放。她一个贫穷的女孩子看到了光明,在强烈的翻身感中,她浑身焕发了精神,充满了干劲,只要党和政府提倡和号召的事,她都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年,她参加农业互助组劳动,起早摸黑,再苦再累的活,都能咬着牙坚持下来。年,吴宝英担任北管乡妇女副主任。由于政治立场坚定,积极上进,努力肯干,年,吴宝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吴宝英回到李家村漳浦生产队。如今,村里的很多老人都还记得,她早年在漳浦村当队长的那段经历,“吴宝英是一个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人。”

漳浦村是李家大队的一个自然村,主产稻棉,田多人少,全村二十多户人家,男劳力特别紧缺。吴宝英承担起队长职责,干活样样在先。每天早上,她挨家挨户喊出工,当人们拿出农具走出门,看到她已经一个人在农田里干起活了。每天收工时,人们回家了,她留到最后走,再检查一下,有时还将收尾的活干完才回家。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女劳力,完全干起了一个男劳力的活,她挑泥浆、掘沟,甚至开船外出装肥料,什么活苦,什么活重,她都一声不吭干。吴宝英看上去一米七多的个子,其实她得过血吸虫病,虽然治愈了,但是在治疗中药物使肝脏受到了伤害,为她以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村民们还依稀记得,有一天突然下起了雨,她赶紧到场地上收拾晒着的油菜籽,不料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她忍着疼痛挣扎起来继续干活。医院,一查竟摔断了七根肋骨。党组织非常关心她,从上海三院请来了专家为她诊治。医院里一心想着队里的农活,还没等完全痊愈就出来了。年,吴宝英光荣地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年,吴宝英担任李家大队副大队长、妇女主任,年至年,她担任党支部书记,直到年退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始终保持着那股拼命的劲儿。她从来没有把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作为资本,为了个人利益索取点什么,大家都说,每次她获得了一个荣誉,一回来干劲更足了,工作起来更加拼命。

“这个村干部,是村里最穷的”

年起,吴宝英担任李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大队里有11

其实吴宝英的家里非常贫困,但是贫困没有压倒吴宝英,因为她的心中装着整个李家村,她为李家村的未来打拼,她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

她当干部多少年了,家里生活条件没有改善,住得就是两间草棚,是全村最简陋的房屋。就是这两间草房,由于没有木料,没有砖块,没有水泥,屋架是用毛竹搭的,屋顶上压柴,从开河的泥里翻找碎砖,就这么一点点搭起来的。村民们都看不下去,恨不得“借钱借料”让她翻房子,但吴宝英说:“凑合着住就行了,乡下人不讲究”。村民们忍不住“批评”她:“宝英啊,不要老是扑在工作上,也要替家里考虑考虑,你这个村干部,都干成村里最穷的了!”但直到年,她们家才翻建了砖房。吴宝英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吴宝英的丈夫早年出走,留下年幼的女儿、眼睛失明的婆婆和年幼的小叔,都需要她的照顾和抚养。她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集体事业上,只能挤出休息时间来照顾家里。她的女儿说,母亲吃饭都没有心思,饱一顿饿一顿,吃饭也是匆匆忙忙,经常是站着往嘴里趴几口就走了。村里有那么多事在等着她去干,她分分秒秒都放不下。当年,每家每户要养猪,吴宝英家里经济条件差,每次都到市场去买最便宜的“落脚”猪苗,买回来后,又没有工夫也没有好饲料,靠女儿去河里捞点水浮莲拌点糠喂它们,人家的猪养得壮壮地出圈了,她家的猪一只只又瘦又小,卖不出价格。她家里的自留地也是如此,不管种什么最后总是收成无几。吴宝英确实是为了大家,牺牲了小家。其实,吴宝英内心充满了浓浓的爱。女儿清晰记得,家里鸡生的蛋,母亲一个都不吃,都让给婆婆和女儿吃。她去县里和公社开会,总是把午餐时的一块肉省下来带回家,给婆婆和女儿吃。在村里,她时常关心和看望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为他们送温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她还经常上门调解村民的家庭纠纷,在计划生育政策贯彻时,她走家串户做工作,受了多少委屈和谩骂。

她说,我是共产党员,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我应该冲在第一线。

“和县委书记一起插秧”

年起,吴宝英担任李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大队里有11个村多户,是马陆最靠东的大队,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这副担子对于吴宝英来说是沉重的。为了尽快改变这状况,吴宝英殚精竭虑,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大队干部,吴宝英缺少的是文化。家乡解放那年,她将近二十岁,早过了读书的年纪,以后又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只在民校上了一些课,因此,她除了自己的名字,认不了多少字。作为一个大队干部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每次参加会议,她都将领导讲话默默记在心里,不理解的地方请教周边的干部,回去以后她将上级的会议精神融合自己的理解,用农民一听就懂的语言进行传达。她认准一个朴素的真理,“千道理万道理,农民把自己的地种好就是硬道理,一句话,就是好好干,努力干,拼命干。”她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县、公社各级党组织也支持和关心她。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董炳宗蹲点定在李家大队。董书记是一位南下老干部,他经常来李家参加劳动,鼓励和帮助吴宝英开展工作,时间久了,吴宝英和董书记就像朋友一样,后来董书记调离马陆,两家人还像亲戚一样往来。当时的县委书记也常来李家村看望吴宝英。有一次县委书记农忙时节过来,进了村天色已晚,吴宝英正和社员们在水田里插秧,县委书记用吉普车的大光灯照亮水田,自己挽起裤管下地干了起来。吴宝英是嘉定妇女的先进典型,她扎根农业一线三十多年,从不对党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也不提自己的困难,她将强烈的翻身感和感恩心,转化为不懈的工作动力,被人亲切地称为李家村“铁娘子”。年,改革开放后,全镇大力发展经济。在政府征地出劳时,退休后的吴宝英享受到了有关政策照顾,发挥余热,进入衬衫厂工作。在厂里她依然干起妇女工作,依然不辞辛劳。不料第二年吴宝英病倒了,这是长年积劳成疾,缺乏营养,缺少休息造成的。她出现了肝腹水,医院。村民医院看望她,看着风风火火的她,被病魔折磨得差点认不出来,人们流下了眼泪。当年,吴宝英不幸离开人世,享年66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每个时代的英雄都有她不同的标杆,不论什么时候,像吴宝英这样的共产党员、先进模范,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奋发向上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撰写:魏滨海

编辑:镇党群中心

jdxcmlz

宝安公路号4楼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tb/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