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郑志华副市长带队到我市大洋镇庆丰村开展领导干部查螺活动。
现场查螺结束后,召开年全市查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
会上郑志华对我市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予以肯定,他指出我市流动人口频繁,省外血吸虫病未控制地区的人员涌入,极有可能成为新的输入传染源,同时我市到这些地区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人员也不在少数,外防输入的压力大。从血防工作中的几组数据来看,这项工作依旧任重道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希望市级相关部门和8个有血吸虫病流行史的镇,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常抓不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绷紧这根弦,不能麻痹大意。
随后,他对今后的血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各尽其责。相关部门乡镇要严格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二是要充实力量。市、镇、村三级保证人员队伍储备充实,每年及时开展查螺,彻底查清螺情,消除血吸虫滋生条件。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以老带新,及时调整血防队伍,补充年轻的血防工作人员,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三是要强化宣传。要通过各种载体,做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知晓。针对党政干部、市民群众、专业人员和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血防法规宣传,进一步增强血防意识,营造积极参与查螺、主动配合灭螺和人人知血防、懂血防的良好氛围。
为何如此重视小小钉螺?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而血吸虫在侵入人体后会导致血吸虫病(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如未及时治疗病程可能持续10-20年,期间可能引发肝硬化等多种严重疾病致人死亡)。灭杀钉螺就成为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市自年有记载发现血吸虫病,经过30多年的综合防治,年我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确认为消灭血吸虫病县,之后一直严格按照《浙江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的监测巩固技术方案》,每年组织专业队集中查螺。通过一系列有效防治措施,我市已经连续32年保持“三无一维持”状态(即无血吸虫病新发病人、无急性血吸虫病感染、无感染性钉螺、维持消除血吸虫病状态)。
3月26日,市疾控中心召开血吸虫病防治查螺工作现场培训班,为基层查螺人员进行血吸虫病相关知识理论培训和现场查螺技能与操作培训。
精彩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