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出中县记江汉旧志

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按语:自去年底总结了环形城邦后,初步整理了此前旅途中的照片,也在法律工作之余游历珠三角,积累了不少素材。苦于构思照片的分类方法和主题,一直没有想好能够协调时间线、地理坐落和相似性情景的线性观看方式。

通过发布实验版照片,最终确定了展示与解读的模式,接下来将以时空顺序为主线,间或置入旅途故事或关联的照片,对图像作几何架构、时机、色彩、内容的解读。如果说这些解读存在某种意义或价值观念,希望他们是在作成中“生成”的,而非被提前“给定”。

这些照片来自于年下半年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游历。它起始于广州城中村里的一个闪念,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顺长江而下,过沿江的涪陵、忠县、万州、奉节、巫山诸区县,直到三峡东端的宜昌,再下至荆州城及公安县、岳阳湖畔,中途南下折转至长沙,最后在12月初到达武汉。及至此时,这个城市离新冠开始传播已将近一年。长江上的货船徒劳地反复经行,生民劳碌,刍狗穿梭,在街巷寻找到的零碎新冠遗迹,提醒人某段历史曾经发生,虽然已过去,但远未终结。以下照片主要拍摄于江汉平原地区,主题为“江汉旧志”。

3.江汉旧志

3.1沟洫

3.2盐铁

3.3食货

3.4齐物

3.1沟洫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论语·泰伯》

大坝

(.11湖北宜昌三斗坪镇三峡大坝旁)

穿过重庆峡江地带,就到了三峡的东端尽头,宜昌。如果是乘船前行,空间转换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大江在此截流。往来船需要经过五级船闸或者升船机,经历枯水季节约多米的高差,才能到达长江的另一边。

中堡岛坚硬的花岗石底座和西陵峡谷,为修建大坝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但始终未敢轻易动工。在尝试性修建了葛洲坝水电站和丹江口水库,验证了大江截流、发电机组、筑坝蓄水能力后,才开始兴修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周边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类似一座严密的要塞,汽车驶进部队把守的大坝专用公路,需要开具特别的行车证明。

三斗坪的夜晚静悄悄,犬吠,鸡鸣,柚子在枝头摇摇欲坠,还能闻到浇在地里的粪肥。两岸的大坝专用公路亮起了路灯。在远处山坡修建的独栋农民楼成为独一无二的坝景房。图片中间是坝体的一部分,左侧的山体被掏空,装满了发电机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承接了三峡电力,相应地,也承接了大量水库移民。

清淤

(.11湖北宜昌三峡大坝平台附近)

清晨,三峡大坝背面。长江在此放缓流速,上游的漂浮垃圾堆积在坝前,几艘小型清淤船徒劳地反复打捞垃圾。

航道

(.11湖北宜昌葛洲坝水电站船闸)

为了葛洲坝主体安全起见,船只要穿过葛洲坝水电站,进入船闸,需要先经过一段狭窄的引航道。引航道左侧是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遗留下来的西坝岛,右侧是江岸。引航道东端有一座类似灯塔和空管中心的高层建筑,在江面上十分突兀。一个男孩从岸边走来,和三峡大坝前种菜的农民一样,人在现代工程建筑中比例失调,尺度失衡,显得是悬浮了起来。

荆江

(.11湖北荆州市沙市区万寿寺)

江湖儿女

(.11湖北荆州市沙市区万寿寺)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在这里是一道地上河,从峡江流淌来的江水肆无忌惮地在江汉平原冲撞。流速放缓后,泥沙沉积,江河改道,旧时每到春季,需要全城出动,上堤夯土加高,应对夏季的暴雨和上游行洪。

荆江分洪工程,是年后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在长江水位上涨,威胁下游特大城市安全之时,就会启动分洪,打开闸口,炸毁堤坝,让洪水进入公安县。特殊的自然和政策环境,让公安县成了一座城中城:县城内是同心圆式的、一环套一环的荆堤,县城的重要基础设施位于层层堤坝护卫的中心区。

三峡修建过后,时日承平,现在绝难看出来荆江大堤原来的模样。一环环的大堤成了微缩的环城公路,矮小破旧的民居,在堤下残喘。公安县外出打工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三峡工程竣工前,这个县的每个人头上都悬了一盆水,在毁灭的威胁中战战兢兢地生存。

荆江分洪工程仅在年启动过一次,在年差点再次启动。

纪念碑I

(.11湖北荆州市公安县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

纪念碑II

(.11湖北荆州市公安县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

塔尖类似北京展览馆的尖顶红星,塔尖基座是和平鸽,这是一座苏式风格的纪念碑。“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让江河有利于人民”,这是纪念塔两面的题字。

浮士德

(.11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图书馆)

在公安县图书馆阅读《浮士德》。图书馆里有老人,还有一个看上去得了小儿麻痹症的青年男子。浮士德的故事源自上帝和魔鬼的一个赌约,浮士德在生命终端,构筑拦海大坝,成就一片乐土。神鬼之间的赌约已经不重要,生民的苦乐也不重要,浮士德追求的是成就完满时刻的狂喜。

荆堤路

(.11湖北荆州市公安县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

3.2盐铁

盐铁之筴,足以立轨官。

《管子·山国轨》

三峡升船机I

(.11湖北宜昌三斗坪镇三峡大坝旁)

轮船正在缓慢乘坐三峡升船机,从上游米高水位线下降至下游75米水位线。老人站在船尾,看着轮船下降。三峡工程蓄水,使得大型货船在枯水季节也能在宜昌上游河段航行,客运业萧条,而货运业兴盛。可详见照片

出中县记:峡江图考。

三峡升船机II

(.11湖北宜昌三斗坪镇三峡大坝旁)

升船机平台上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操作设备,穿制服的干部在一旁监督。

纵深

(.12湖北武汉武昌司门口天桥)

铁道、天桥人行道、公路人行道、公路车流,形成了一纵三横的空间格局。这座铁路桥连接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列车轨道,向黄鹤楼下延伸过去。

钢铁,铁路,航运,这三者成就了武汉城市初期的工业化发展。国有企业在这三个领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也给武汉这座商贸城市带来了浓厚的体制化色彩。

钢厂

(.12湖北武汉天兴洲)

从天兴洲的渡口向东岸望去,是一片烟囱林立的钢铁厂,这是武汉青山区的武钢基地。大型钢铁工业体和重庆的长安汽车公司一样,在沿江拥有自己的货物码头。铁砂、焦煤、成品的钢材,来往于码头和货船。

图中,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天兴洲的岸边,看着长江水流过去。

丧家犬

(.11湖北荆州市沙市区)

沙市轴承总厂的牌匾已经破碎,厂内立着“一切依法”的招牌,大门上也写了“大局意识与你同行”,似乎这个国营工厂正面临破产、被收购、拆迁的命运。一只流浪狗在大门口无力地狂吠。

3.3食货

厥初生民,食货惟先。

《汉书·叙传下》

城南I

(.11湖北荆州城墙南城门)

城南II

(.11湖北荆州城墙南城门)

出了南城门,过护城河,再走一段路,就到荆江边了。南城外是一片自发形成的集贸市场,有教堂、拆迁楼、菜贩、鱼贩、早餐店、血吸虫病防治站。

相比城墙内,南城并不是发展得很好的地方,它更像一片被有意废弃的地方。在洪水泛滥时代,每次长江行洪势必要对江边的民居带来威胁。所以,这里是一个没有所谓江景房的地方。江边的平房被高大的堤坝遮挡住了阳光,显得格外阴冷潮湿。由于江边房子的地租低廉,又靠近船员聚集的码头,这里往往成为性产业扎根的地方。

得胜桥

(.12湖北武汉武昌得胜桥)

五饼

(.11荆州市荆州城墙南城门)

锅块,戈块,锅盔,从宜昌到荆州再到公安县城,对这种烤制的无酵饼有不同的谐音称谓。在这趟人文地理旅程中也发现了方言的流变规律。

锅盔是公安县的特产,有很多人靠这个手艺在荆州、武汉乃至深圳开店谋生。一般而言,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做锅盔,守炉子;如果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需要夫妻一起打理,女方揉饼,男方贴炉。

锅盔推车的后面是一座教堂,五饼二鱼是耶稣基督的灵粮。

二鱼

(.11荆州市荆州城墙南城门)

露天的鱼摊,不需要店铺,甚至不需要桌台。佝偻的老妇人在等待买鱼。荆州地区做鱼糕,即用鱼肉和淀粉混合做成的膏状熟食品。无法剔肉的鱼尾也没有被浪费,会做成特色菜煎鱼尾。

3.4齐物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庄子·齐物论》

信望爱

(.11湖北宜昌葛洲坝西坝岛东端)

一座破败的教堂,其后是一座破败的工厂,长长的烟囱似乎能直通天堂。

诺亚之约

(.11荆州市荆州城墙南城门)

耶和华在大洪水之后,以彩虹为迹向诺亚许诺,再也不会毁灭人类。

天门

(.11湖北荆州博物馆开元观)

这座道观修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故后世名为开元观。荆州地区自古是洪灾多发地,民间兴盛修建道观、龙王庙,每年二月初也会有人在江边祭祀,做法事。

道人

(.11湖北赤壁至武汉列车上)

华南市场

(.10湖北武汉华南HaiXian市场)

年10月份,第一次在疫情后踏上武汉的土地。此时已经看不出这里曾是病毒的最初扩散地,武汉所有的农贸市场经过整改,直到9月份才重新开张。我去了很多新冠遗迹,医院,医院后湖院区,武汉客厅,还包括这个,华南hx市场。

从汉口火车站步行十分钟,就走到了华南市场门口。所有能标识这个地方名称的招牌都不见了,整个市场被临时搭建的隔离墙包围着。

但是百密终有一疏,原来的停车收费亭的招牌没有扯下来。

众生门诊部

(.10湖北武汉华南HaiXian市场)

华南市场的背后是一片老旧的单位宿舍楼,楼下有一处叫“众生门诊部”的诊所,想必病毒传播初期,这里也曾接诊过一些症状不明的病人;另一边的老师傅正在修自行车轱辘,其他人蹲着打扑克。楼上几乎每个阳台都伸出来一截钢管,用来晾衣服和晒干鱼。逼仄的空间逼迫人向外部伸展,争得阳光和空气。

此刻是一个晴天的下午,金色的夕阳洒下余晖,投射到小区的旮旯,沉重的人世得以垂临神启。

链接历史文章:环形城邦照片

出中县记(实验版)照片

出中县记:雾都末人照片

出中县记:峡江图考

转载

幸好我当年读的是金庸,不是刘慈欣

转载

再话后浪:一个中国家族的教育接力之路

岭南大道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tb/8244.html